每部作品的创作都是一种寻找。王棵的新作《珊瑚在歌唱》,是一部外需求和内驱力相互寻找、相互作用的产物。从外需求看,作品所承载的深层理念,与我们当前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过程中需要重新建立或重新考量的世界观高度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阐释的时代主题;“生态文学”作为关键词,被写入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年度工作报告中,凸显了这样的内容和题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海洋题材,仍是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稀缺资源。王棵,作为一位近距离接触海洋、感受海洋的作家,他的经历和视野,是创作这一题材的内驱力。作家的内驱力会带着故事走到更远、更深处,将这样的题材写得更加饱满、更加动人。
提炼《珊瑚在歌唱》这部作品的特色,可以提炼出海洋生态文学、科普文学等关键词。以王棵对珊瑚的描绘为例,《珊瑚在歌唱》中,详尽地阐释了珊瑚的大量相关知识:珊瑚是有生命的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数以万计的珊瑚虫聚集在一起形成珊瑚;老的珊瑚虫死去,新的珊瑚虫诞生,又形成了珊瑚礁和珊瑚岛;珊瑚有它们的天敌;珊瑚白化现象的破坏速度远超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珊瑚濒临灭亡;珊瑚礁形成的意义;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教育价值。尤其是关于珊瑚礁形成的意义,王棵敏锐地延展到珊瑚礁的领土意义,揭示了珊瑚礁作为我们海防国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承载的重要价值。这种价值阐述,突破了生态环境的单一层面,阐释出同时兼具的人文价值。这多重的价值,可能只有王棵这样的作家才会写得这样清晰、真切。
这也是《珊瑚在歌唱》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它深入地触及海洋保护、珊瑚等多领域的知识,点亮了“学术共同体”的光芒。初读这部作品之际,我便意识到,这个作品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可能都是有原型的。经过一番搜索,确证了这一点。2019年中国珊瑚保护联盟成立,2020年起中国珊瑚保护联盟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珊瑚保护日”,“拯救珊瑚行动”专项基金启动,科研人员指导志愿者开展海底“种珊瑚”项目……这些组织与保护项目、公益计划中,不仅有珊瑚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大量的志愿者、有识之士,他们共同投身于珊瑚保护的行动,逐渐形成了珊瑚保护共同体。
作品的创作与我国的珊瑚保护行动基本是同步的。这些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们和志愿者们,以及他们为保护珊瑚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牺牲,都已经化身为《珊瑚在歌唱》中生动的人物角色与故事,走向了广大的儿童读者。我想,这正是该题材最大的价值所在,相信儿童读者会从中收获许多,作品也会激发大批儿童读者深入探究的欲望。当然,不止于儿童读者。回想起若干年前我潜水的经历,当时虽未深及珊瑚,但可以想象,如果见到那美丽壮观的珊瑚群,恐怕我也会按捺不住伸手触摸。这部作品却警醒了我,珊瑚是一个生命体,触碰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
作为跨界的儿童文学创作者,王棵在这部作品中较为纯熟地把握了儿童视角和语言尺度,将复杂的海洋知识呈现得生动有趣。作品也没有失去王棵本人的诗人气质。《珊瑚在歌唱》使用了“歌唱”一词,这个词很妙,珊瑚是沉默的生命,所以更迫切地需要我们去聆听,人类要学习静听万物的声音。这是融合在叙事中的诗意表达。
另外,阅读作品,可以感受到作家在知识传递中付出的巨大努力与意愿。听闻这部作品是经历了反复多次的打磨。作品围绕女孩每朵和她的哥哥朗乐展开,通过他们与海洋的初次邂逅到逐渐深入探索的历程,引领着读者走进奇妙的海洋世界。作家一路追随两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从最初因对潜水的兴趣去接触大海,进而对海洋产生更多的兴趣,然后成为志愿者,作为旁观者去感受大海,到对海洋生态的深入探究,成为珊瑚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展现了孩子们对海洋生命的认知与热爱的逐步深化。作品中,母亲的角色也具有重要作用。她内心的创伤与疗愈,都与海洋紧密相连,也侧面表现了海洋科学工作的危险性。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她们都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构建了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多维视角。
然而,在探讨作品的主角究竟是谁时,我发现自己难以笃定地给出一个确切答案。如果我想圈定作品的主角是两个孩子的话,无疑会忽视母亲在作品中的贯穿始终;从命运与海洋紧密相连、从心灵创伤到疗愈,母亲会不会是一条更具力量的主线?也许,这部作品最能说服我的主角,是“珊瑚”。因为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珊瑚的生命在展开。作家通过对珊瑚知识广泛而又深入的挖掘与呈现,让我们对珊瑚这一生物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为了更好地呈现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作者还有意设计了外婆这一角色,将我们的目光推回到亿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形成。作品中人物的密度、时间与地域的跨度,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也构成了有限篇幅里的创作难度。换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属于作家王棵的创作“富矿”。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