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壁”的礼赞

□贺绍俊

我从40多年前进入《文艺报》工作,就知道尧山壁的名字,他不仅是当时非常活跃的作家,而且也是河北作协的领导骨干。直到这次读了何双及的《尧山壁记》,我才知道尧山壁只是他的笔名。更让我惊奇的是,尧山壁最初为自己所取的笔名是尧山璧,“壁”与“璧”发音相同,意义则相去甚远,也正是这一改名的细节,让我真正理解到尧山壁作为一名作家的可贵精神品质。

在读中学期间,尧山壁就显示出文学的才华。他开始了诗歌写作,为了投稿方便,他决定给自己取一个笔名。他想到了“璧”字,璧就是美玉,这与他心中美好的理想太贴切了。后来他上大学了,读了更多的书,特别是见识了赵树理、田间等他所仰慕的作家,他对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更加清晰了,便决定将“璧”改为“壁”。两个字的形相似、音相同,但意义有所不同。“璧”是珍贵的宝贝,而壁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经历着风雨的磨砺,注目着百姓的生存命运,它不华丽,不显贵,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于是他将璧改为壁,从此成为“尧山壁”。这意味着他要选择与人民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要创作人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尧山壁始终未改变自己的文学初衷,他以“壁”自勉,也让“壁”熠熠生辉。何双及看到了“壁”在尧山壁文学生涯中的特别意义和精神重量,她所撰写的《尧山壁记》紧紧抓住这个字来展开叙述,这是一本对“壁”的真实描述,更是对“壁”的深情礼赞。

尧山壁出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父亲秦占元在冀北领导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他悄悄回家看一眼刚刚出生的儿子,却被日本鬼子盯上了,为了救群众父亲壮烈牺牲,母亲为保护儿子开始了一次艰难的“长征”——《尧山壁记》从尧山壁刚出生后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经历写起,就为“壁”奠定了一个刚硬的基调。尧山壁的母亲抱着孩子连躲带逃,奔走了小半年,直到抗日游击队逐渐巩固了胜利成果,抗日政府的霍县长才亲自将他们接到了安全地方。

尧山壁在一生中有过好几次取名字的经历,何双及不放弃任何一次在取名上所发生的故事,因为每一次取名都能让我们加深对尧山壁的认识。第一次取名就与霍县长有关。霍县长问孩儿有名字了吗?尧山壁的母亲告诉县长,因为他们一直在逃命,孩儿被人取了个名字叫“老逃”。县长说,要把逃字改成小蜜桃的桃字,“桃子,预示着胜利的果实”。尧山壁作为“胜利的果实”,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得到格外的照顾,他仍然就是与千仞紧紧相连的一块“壁”,在风吹雨打中成长壮大。尧山壁得到了最地道的民间文化精神的滋养。他成了“小戏篓子”,也成为“小书迷”,这一切都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有自己学习的榜样,如他会因见到赵树理而激动,他要看梅兰芳演戏,要听齐啸云讲戏,他要体验乔羽是怎么下乡挂职的,他也会把郭小川当成自己受益终身的恩师。这一切仿佛都是“壁”的本性使然。

《尧山壁记》以主要篇幅来讲述尧山壁在文学上的追求和成就。尧山壁这块“壁”仿佛先天就包含着文学的密码,密码被他早早地解开,于是他从上中学起就不可遏止地开始了文学创作。而且他始终保持着“壁”的本性:来自人民,与人民永远在一起。因此尧山壁在晚年自我总结道:“永远是大地之子,人民之子。”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事实上尧山壁在成长的道路上也遇到过不少诱惑,但他始终坚守“壁”的本色,这是一个让“壁”经历风雨的淘洗与磨砺的过程。比如1958年在浮夸风影响下产生的新民歌运动也吸引了还在大学学习的尧山壁,他写的新民歌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幸亏是在农村的舅舅看到了,严肃地对他说:“现在时兴吹牛皮,可不能脑瓜子一热跟着起哄。”舅舅的善意提醒和严厉敲打对尧山壁来说太重要了,何双及写道:“尧山壁醒悟了:没有真实的生活,哪有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灵魂!”从此,他有了更坚定的信念,要永远和人民在一起。这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后坚决放弃留校当大学老师的安排,要到农村去深入生活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向学校接连写了三次申请,还到省文联求援。最终,他如愿来到了邢台县文化馆。他报到第二天就步行百里到山区石槽大队蹲点,住进了劳动模范孙兴贵的家里,天天跟着社员们去上工。他同时也迎来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第一个井喷期。在“文革”时期,有人写大字报将尧山壁挂到“黑线”上去,但他无所畏惧,仍要写出诗歌为被抹黑的狼牙山五壮士大声鸣不平。尧山壁是一块坚硬的“壁”,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烈日炎炎,都不会改变本性。

《尧山壁记》作为一本传记,并没有对尧山壁的文学作品进行太多的具体分析。但是不可否认,只有读了尧山壁的作品,才能对尧山壁有全面完整的了解。尧山壁的文学就是一块不同寻常的“壁”!尧山壁用百姓的语言讲述百姓的事,更多采用白描手法,具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风格,他将平实记述与传神写意融为一体,汲取古代民歌的营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诗音乐美和诗意美,他的作品读起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贴近民生和民俗,又富有想象,善用比兴,充溢着大雅之风。难怪有评论家赞叹他的文学达到了一种“老僧先说家常话,清水不含半滴香”的境界。

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来形容尧山壁,更在于他的善良正义、乐于奉献的精神。特别是他担负起河北作协主席后,他把主要心血都放在为他人架桥铺路上了。他不但是一位辛勤的文学耕耘者,也是河北文学园地的一位辛劳的园丁。《尧山壁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述。比如尧山壁负责作协工作后,他四处奔波游说,得到相关部门支持,相继与几所大学合办了四期作家大专班,让100多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进入大学深造。当然,还有更多关心和帮助一个又一个作家的故事,何双及用了“文者仁心”作标题,是再贴切不过了。

读《尧山壁记》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尧山壁与他母亲的绵绵深情。尧山壁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北方乡村女性,中国乡亲的所有优良品质几乎都浓缩在她的身上,丈夫牺牲后,她就一门心思将尧山壁拉扯大,凭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度过了那一段艰难贫困的日子,她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尧山壁如何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尧山壁将自己与母亲的交往和对母亲的情感写成了两篇散文,一篇是《理发的悲喜剧》,一篇是《母亲的河》,至今,这两篇仍是散文的经典。尧山壁对母亲的深情也超越了一般的母子情,是他对历史和人民的感恩戴德。尧山壁有着大胸怀,大格局,书中提到了大家曾经给他取了另一个名字:“大山壁”!

何双及似乎也领略到了尧山壁的文学神韵,她写《尧山壁记》完全采用像尧山壁一样的平实、白描的笔法。这种笔法其实更适合表现尧山壁,因为他就是一块立于天地间的山壁,他以最纯洁的天性行走于天下,任何炫丽的辞藻或抒情性的修饰,反而有损于尧山壁的精神品质。平实、白描不正是“壁”的风格吗?读了《尧山壁记》,我对尧山壁有了更多的敬意。他以他的为人和文学重新诠释了“壁”:立于千仞的“壁”怎么会是普普通通的壁,它其实内蕴着璧玉的高贵和光彩。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2024-05-27 □贺绍俊 1 1 文艺报 content74741.html 1 “壁”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