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学评论

在“接力赛”中洞悉人物的精神境界

□王国平

黄传会的《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是一部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形象定格在纸张之上、熔铸在文学时空之中的作品。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是满怀敬重之心的,这在笔墨之间得以清晰体现出来。他致力于精确地、创造性地把孙家栋的故事讲给读者听,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创作历程的一次飞跃。这不仅是说他从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盲”转而对航天事业不断熟悉的知识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在审美趣味和价值探寻上打开了纪实创作的新空间。

这是一部孙家栋个人的传记作品,他是作品聚焦的中心。作品写出了他的人生历程、生活习惯、为人风格、做事态度,特别是重点书写人物身上蕴藏的职业精神、信念信仰和家国情怀等。这是作品的主体内容,也是主题的集中彰显。但《仰望星空》不是一个人生命足迹的“流水账”,不是一个人从开篇到终章完全“唱主角”,而是力求在一个群体中写好一个人。这首先是孙家栋提出来的一个想法,事先他就跟作家说过:“航天事业是集体事业,航天工程是团队工程。您写我,同时还应该写更多的航天人。他答应了,书里写了许多我的前辈、战友、同事,让我十分欣慰。”这一笔,可见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于是,我们从书中看到,作品将孙家栋放在航天人一个传承的谱系中来写,放在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整体脉络中来写。“航天之父”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航天四老”,同属于“铁三角”成员的栾恩杰、欧阳自远,还有叶培建、姜杰、吴伟仁等,就像一个群英谱,都在作品中亮相,并呈现出各自的“科学家人格”和“文学性格”。这看似“偏题”甚至“离题”,跑远了,实则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向维度,将人物置于一个宏大的时空加以凝眸和审视,置于一场壮观而庄严的“接力赛”中进行抒怀,从而让作品拥有更深刻、更厚实的品相与质地,更加突出人物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作品还善于在成与败、顺境与逆境交织中塑造一个人。《仰望星空》中的孙家栋,一直在奔跑着,闲不下来。黄传会紧紧抓住他的人生历程中遭遇的众多矛盾和问题,集中书写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孙家栋又是如何面对的,想了哪些办法,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而下一个矛盾与问题又冷不丁冒了出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浪涛,“拍打”过来,对人物的学识、耐力、意志构成一种持续性的考验。所以这部作品充盈着“问题来了”“怎么办”“问题拿下了”“问题又来了”的内在张力,在循环往复中营造出一种紧张感,“最后关头,还是不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类的表述不时出现。作品进而升华出一种不断经过洗礼而铸就辉煌的庄严感与神圣感。这也表明作品富于励志价值。一个人如何处理个体的选择与集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不期的挫折,如何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失败”,如何认识“成功是差一点点就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就成功”之间蕴含的辩证法,如何面对鲜花与掌声,如何从系统观念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形而上”的话题都能在作品中找到相应的、切近的答案,都有方法论上的指引和案例上的具体参照。

《仰望星空》同时追求在精神探寻中立起一个人。孙家栋和他的“前辈、战友、同事”,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这个领域精神内涵的铸造者。可以发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还包括科学家精神是作品的底子与基座,是作品巨大的背景支撑。或者说,《仰望星空》写出了这些精神在一个人、一群人身上的具体化与投射,从而确保了作品内容的深度与高度。

尽管作家在精神层面力求从“大处”着眼,同时也用心于从“小处”落笔。这是一个“硬核”题材,也是一次精确的科普,作者时常能捕捉、挖掘、呈现一些闪亮与可爱的细节,包括一句玩笑话,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一句形象表达。比如,孙家栋在翻译苏联的液氧主活门密封垫圈的资料时,图纸规定密封垫圈必须用“没有鞭伤的三岁公牛臀部皮”制作;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东方红一号的亮度相当于七等星,而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六等星,解决这个“看得见”的问题,技术人员竟然是从大街上的折叠伞上找到了灵感,将难题迎刃而解;从事航天工作,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这就好比准备烹饪一条红烧鱼,不太会忘记买油、买酱油,但很可能忘了买葱;原子弹装在导弹上,是个什么情况呢,好像是一个“壮汉”娶了一位“娇小姐”……如果说整部作品是一片汪洋,这些点滴,如浪花,时不时激起阵阵涟漪。它们有现场感,有生活气息,还不乏趣味,从而为这部书增添不少亮色和华彩,也凸显出了作品的文学意味。与之相对应,作品整体构思上也有精心考虑。比如说,孙家栋口头禅“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陶醉于在星夜仰望天空,他平时喜欢眯缝着眼,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从头到尾,不时在恰当的位置出现,构成复沓的审美效果,从而让这个人物深深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作者系《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版主编)

2024-05-29 □王国平 1 1 文艺报 content74767.html 1 在“接力赛”中洞悉人物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