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虹
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大山皱褶深处的彝族诗人李天永(彝名米切苏李),30余年来蹒跚行走在岁月的深处、行走在彝地南华境内的山水间。他用彝家汉子的粗犷执着,用一颗赤诚淳朴的心,浸染着龙川江清澈的水珠和大山精灵般的野生菌香。糅杂着乡情、亲情,在雨雪和阳光的滋润下,他写出一首首或轻盈明亮或凝重沉思的诗歌,在故乡广袤的大地和天空间,吟唱出一串串饱含热泪、富有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诗歌。
千里彝山常见的自然和人文物象,如苍鹰、虎、荞麦、岩羊、索玛花、土豆、口弦、火把、火塘等,在他的诗歌中俯拾皆是。如《哀牢风景线》《马樱花》等,这些诗表现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情景、文化传统和坚毅奋进的品行。彝族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情结。李天永的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抒写彝族历史文化、阐述精神源流。彝族崇拜黑色、鹰和火把等,诗歌中有许多用这些意象来阐释和表达彝人的精神图腾,如《鹰让星星在异乡耕耘》将彝家人奋斗开垦、守护理想和圣洁信仰用“鹰”和“星星”来展示,形象而贴切。李天永曾写过多首同题诗《鹰》。“鹰”这种云贵高原的神鸟,经常被诗人作为意象来指代原生态的彝族人,比喻彝族人民矫健勇敢、搏击风雨、勇于拼搏、怀揣梦想、追逐光明未来的精神品质。
李天永的诗常借助夸张、变形、隐喻等技巧,使所表现的事物和传递的文化价值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如《山歌》《楚雄》《童年》《邮》《思念》《母亲》《鞋》等。同时,他的诗歌还具有很强的哲理和思辨性,如《手掌里的河流》《一轮明月》等。作为一位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当代诗人,李天永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现代性的深入思考及探寻。在《身边的事》《秋水依依》《疯狂的斧头》等诗作中,诗人提出,如果一味追求快节奏的经济效益,却让黑烟遮住了明亮的阳光,扼杀了青草葳蕤的生命,使得山林破败,秋水不再清澈,那么,这样的“繁华”是以山川河谷、自然万物的呻吟和伤口为代价的。由此,诗人强调了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李天永的学习、生活和创作之路艰难而又纯粹。他的童年非常不幸,一岁半的时候随教书的父亲在教室外爬行,顽劣的小学生攀爬木柱坠落,刚好砸在小天永身上,致使他脊椎骨折,到了三四岁还不会站立走路。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不幸再一次降临天永身上。一场大病,使他刚能走路的双腿再次丧失功能,又落得只能在地上爬行的命运,父母走到哪里就把他背到哪里,四处求医,曾一度休学。小小年纪的李天永历尽百般磨难、摸爬滚打受过百般苦,也炼就了一颗坚韧和悲悯的心。虽然身体残疾,但李天永数十年如一日,怀揣着对诗歌和真善美的追寻,一路上或沉吟低语,或朗声高歌,闪现出思想的锋芒,总是在凝重中见轻盈,在悲悯中觉振奋。他如一只彝山云雀振翅飞翔在彝地的广袤天空,带着诗歌的光芒、诗歌的温度,为土地和人民吟唱出一串串深情、悠扬和清澈的歌。
(作者系云南省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