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中国电影大典》的“治史之美”

□石凯璐

文化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大典》(全20册)是由丁亚平主编,汇聚百余名国内电影学者参与编撰工作,历经数十年协力制作出的新颖、全面的电影辞典。《中国电影大典》虽不是第一本以“典”命名的电影著作,但其体量之大、体系之全、视野之广,不仅在当下电影学界少有,乃至在国内外史学领域也是罕见。该著作一方面遵循着以年代为索引的史书范式,构建出中国电影的纵深感;另一方面,以电影人、电影作品、电影机构以及电影期刊等为索骥,勾勒出了百年电影的横截面。这种通电影百年之变的宏观史学笔法,是基于丁亚平先生在电影史领域耕耘数年所形成的大电影史学观的集中体现。

史心:以史为基,多维共生的史学笔触。《中国电影大典》将12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动态置于社会、文化、美学等多重语境中,对百年电影动态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归纳百年电影的发展规律,探寻中国电影在不同时代下的艺术内涵、理论话语以及社会功能等维度的流变逻辑,进而为已有百年进程的中国电影织构起真实、立体的历史图景。

纵观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历程,从1927年程树仁主编的《中华影业年鉴》到1937年郑君里撰写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到1963年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再到2016年丁亚平主笔的《中国电影通史》。不难发现,史料一直是电影史研究的基石。不同时代的电影史学家的学问不单单是靠堆积史料而成,而是他们细读堆叠的史料,挖掘并筛选出真正具有史学价值的质料。

以史料为基,但不以现有史料为圭臬。《中国电影大典》承袭以史料为基的传统研究范式的同时,又采取多维视角挖掘社会话语、艺术创作话语以及商业话语之下形成的电影观念,以电影文本、电影机构、电影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四个“话语场”来织构起120年以来中国电影在不同话语之间碰撞、传承、裂变的共生景象,并以影人影片卷、机构人物卷、期刊编辑卷、北京电影学院卷多维梳理了存在于百年影史之中的风流人物,名导名片,舆论热点,又或是默默无名的幕后人员、昙花一现的影人明星、默默无闻的影论言语等,它们第一次平等、均匀地呈现在史书上,这一史学壮举,有力地回应了当下重写电影史的史学热潮。

史体:雅俗兼具、史论兼备的史学范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通史著作,共同点在于这类史书面向的潜在读者大多是电影学界的学者及学生。《中国电影大典》则另辟蹊径,坚持学术可读性与普史可看性的统一,尽可能面向对电影持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中国电影大典》涉及传略、相关典章、记述评论、代表影片和参考文献,以及机构、期刊概况和重要文章选辑等内容,这些内容会按照人物、影片、期刊等卷系分门别类,并尽可能地翔实介绍每一个词条中所涉及的影人、影片关键词。

该书不仅是对人物、影片、期刊等关键词的翔实罗列,而且在史论结合、以论鉴史的汇编逻辑下,采取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媒介考古等理论视角对电影制作、发行到宣传等进行了微观梳理和宏观比较,做到了知影论人,知人论世。以联华影片公司为例,编撰该词条时,会在开头标注他的英文名称,还有成立时间以及结束的时间,体现出辞典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词条阐释中,对该公司的发展经过进行了翔实梳理,并交代了其歇业的多方面原因。正如丁亚平先生在谈及编辑词条时曾说道:“这看上去这是一个很小的事,实际上在编的过程中费了不少工夫,有的电影人生卒年其实是大费周章才考定清楚的。”

史性:知史观今、以史启明的史学面向。《中国电影大典》是一部写给过去同时也面向未来的著作。书以梳理百年影史为题,以言必有据,文必有理的笔触,完成了对120年来影史真相的进一步“去蔽”。撰书人以通史观今、以史启明为目标,在再现历史原面目的基础上,表述、阐释及反思影史中的艺术动向、流派传承的留痕印记,这也是一部写给当下影人、影物乃至未来电影界的书。

做到知史观今,以史启明,最重要的就是辩证地看待历史。历史看似是“尘埃落定”,但历史从来不是“死的”,而是始终处在活跃的动态中。理性思辨地看待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才能更好地认知和洞悉当下。《中国电影大典》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中国影业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史的一个缩影。

如何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中国电影大典》首先是以当下学者的创新性思维来构建历史与现在的桥梁,该著作的每一词条均是围绕电影这一关键词,尽可能向外发散,寻找到电影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以及个人原因。另一方面,对当下史学建构进行查漏补缺的同时,也注意到历史研究的延展性,在具体汇编中,该著作团队除了选择注意筛选历史中的经典,也注意到对当下电影创作现状的梳理。例如在影片公司这一卷的梳理中,既按照纵向逻辑梳理了明星、天一等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头部电影公司,也编写了如华谊兄弟、博纳、开心麻花等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还汇编了像豆瓣网、1905电影网这样的新兴平台,无限拉长了电影史研究的纵深线。

史风:诚实反思,理性批判的史学批评。该著作对电影历史做梳理,不是平铺直叙,堆砌即成,而是采取了诚实反思、理性批判的治史思维。丁亚平先生认为当下电影史的书写显现出了一种套式化、规模化的学术窠臼,对已有史料的重新挪用,延续着已有史观的续写等等现象均使得当下影史研究缺少创新的灵动。著作对史料的重新规整与汇编是对重写电影史的一次有力回应,也体现出丁亚平先生基于现实基点之上,重新对历史进行审视和批判的史学观念。

书中有不乏反思历史的笔触。在本书汇编过程中,主编显然有意识地去重新规整史料,挖掘更多被通史研究淘汰、忽视掉的电影人物,比如像高梨痕、刘呐鸥、朱瘦菊、张善琨等影人的介绍,分析他们在当时影界所持有的创作观和社会观,还原更多影人的真面目;同时也借助对“旧影人”的新挖掘,还原电影在不同时代下曾出现过的更多细节和更多样态。再者,由于传统影史著作中,关注的更多是名人名作,而更多的电影人、电影作品则是默默无闻地存在于历史的黑匣子中,等待着被发现。

《中国电影大典》的史学价值因一手资料的摘编而愈益厚重,更因其对一手史料的详细阐述和理性批判更具有学术高度。这套共计2200余万字的匠心巨典,每一段文字无不彰显着作者在史学研究中所显现出的坚韧毅力和学术热忱。丁亚平先生曾在《我的电影史研究之路》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做电影史研究,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更多的体验并获得成绩。做什么事情,不怕劳烦,仔细认真,都是一种美,治电影史尤其这样。”集作者数年来的心血,最终向我们呈现出一套不仅仅面向学术精英的著作,更是一套面向所有热衷于电影读者的辞典,它正在为学界、业界以及所有热衷电影的人提供一种多维认知历史、透析电影真相的方式。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2024-06-17 □石凯璐 1 1 文艺报 content75019.html 1 《中国电影大典》的“治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