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作品

时间书:袁隆平在靖州

□李少岩

袁隆平

有人说,时间如海,辽远,浩渺,深邃。而我把时间理解为一部大书,打开这厚实的文本,沿着纸上的文字路径,一路逶迤,我在靖州采撷袁隆平曾经有过的点滴生活。

显然,追溯袁隆平在靖州的那段往事,需要把时间的指针往回调整。

20世纪50年代初期,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在毕业分配时,他被分配到位于湖南山区的安江农校。临行时刻,母亲谆谆教诲儿子,好男儿志在四方。母亲也是知识分子,袁隆平英语学得好,幼时深受母亲的熏陶;母亲站在中国地图前,寻找安江农校的地理位置——她顿时茫然了,祖国幅员辽阔,花了好长时间,才在苍苍莽莽的雪峰山脉中,找到不起眼的一点。那一刻,母亲心里不由一阵酸楚,在那遥远的雪峰大山里工作,山高路远,蚊虫肆虐,儿子以后的日子不仅要吃苦,还会面临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困境。

彼时,风华正茂的袁隆平踌躇满志,内心拥有勇创一番事业的抱负。面对母亲的忧虑,袁隆平没有犹豫,他安慰了母亲之后,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湖南的列车。儿行千里母担忧。随后,母亲也搬来湖南安江农校,与袁隆平朝夕相处,便于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在安江农校任教期间,袁隆平除了为学生上课,他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农校试验田里。一次偶然的机会,袁隆平在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不育种子。通过多次的临场试验,袁隆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运用水稻杂交的优势提高粮食产量的构想,随后,他开始着手研究杂交水稻培育工作。

1969年夏,骄阳似火,燠热难当,黔阳地区的安江农校迁往靖州。靖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雪峰山脉西南端,是一座苗族、侗族等多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县城,夏商时期便为西南要腹之地,这里钟灵毓秀,沃野千里,加之民风淳朴,至明朝时期,已经成为融汇湘黔桂三省、商家云集的边贸重镇。

初来乍到,为了尽快了解靖州当地民情,袁隆平喜欢到附近农户家里走访,与当地村民拉家常。他得知,这里的村民虽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田里粮食产量却很低,每年青黄不接时节,许多村民都会忍饥挨饿。目睹残酷的现状,袁隆平痛心疾首,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深感自己责任在身,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杂交水稻事业上干出成绩,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

靖州县城郊区二凉亭,有一片地域广阔的基本农田,适宜杂交水稻种植。安江农校迁入靖州以后,袁隆平和学生李必湖以及研发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那些年,他们像候鸟一样漂泊,在湖南、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进行1000多个品种、5000多个组合测交试验三系杂交水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因为找不到理想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科研工作陷入难以突破的窘境。1970年,李必湖为了寻找研究所需的“野败”,他再次来到海南,起早贪黑,在荒野中四处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23日,他在三亚一个农场的沼泽地里,找到一株带有3朵雄花的野生稻穗。李必湖欣喜若狂地将那株“野败”连根带泥用衣服包好带回试验基地,从此开启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篇章。

一条渠江穿城而过,袁隆平在靖州工作期间,经常到渠江游泳。他的游泳技术非常好,上小学时,为了节省往返过渡费,曾与同学游泳到长江对岸看电影,他总是把衣服顶在头上,游到对岸再穿上。在大学期间,袁隆平曾参加武汉市游泳大赛,并获得第一名的殊荣。在一次采访中,有位媒体记者问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是什么让您保持强健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袁隆平欣然回答,是体育,体育在各方面都有好处,常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副好的身体才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

对于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节假日形同虚设。袁隆平在靖州农科所的那些日子里,绝大部分时间都蹲在试验田里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尤其是在水稻成熟时期,为了防止鸟和老鼠糟蹋水稻种子,需要不分昼夜在田边驱赶,逢年过节顾不上与家人团聚,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以至于后来父亲去世,袁隆平都没有回去看上父亲最后一眼。有谁知道,父亲猝然离世,袁隆平心里何尝不是肝肠寸断的悲痛?

因为常年劳累奔波、饮食不规律,袁隆平患有严重的胃病和肠炎,精神一度萎靡。他曾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可隔三岔五又旧病复发。同事给他介绍一些民间偏方,依然收效甚微。靖州素有“中国杨梅之乡”的美誉,偶然一次,袁隆平在村民家里吃过几粒杨梅之后,他惊奇地发现,曾经困扰多年的胃病和肠炎,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袁隆平风趣地说,是靖州杨梅治好了他的胃病,食用杨梅有益身体健康。

许多时候,人的胃口是有记忆的。袁隆平在靖州的岁月,与杨梅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几十年时间里,袁隆平对于靖州杨梅总是念念不忘,情有独钟,有时错过了杨梅采摘的季节,家里则会准备一些杨梅罐头。即便在袁隆平出国交流访学的日子里,他也会随身携带几瓶杨梅罐头,既解馋又养胃。2014年,靖州举办杨梅节活动,袁隆平亲临杨梅推介会现场为靖州杨梅作推荐,还即兴挥毫题词:“靖州杨梅,梅中之王”。

时令三月,靖州县城郊外的二凉亭社区,春和景明,一派温煦。

那天,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靖州二凉亭社区。在社区二楼会议室,79岁的张存昊正襟危坐,与我们见面时显得有些拘谨。张老已经年逾古稀,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在聊及与袁隆平在靖州的那些过往时,张老娓娓道来。张老是靖州园艺示范场退休职工,从1969年安江农校迁入靖州一直到1974年迁回安江,在袁隆平于靖州研究杂交水稻的五年时间里,张老与袁隆平交往颇深。

一阵寒暄之后,张存昊引领我们来到黔阳地区农校科研所原址。令人遗憾的是,原来袁隆平办公居住的那栋简易房,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眼前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我们站在小区绿化带一个绿草如茵的斜坡位置,极目远眺,远处是一片视野辽阔的良田。时值初春,田野里遍布的紫云英迎风摇曳着。面对这些熟悉的田野,张老感慨万千,情绪激动地说:“你们过来看,前面这些稻田,就是当年袁隆平老师在靖州进行三系杂交水稻配种的试验田。”

我好奇地询问他与袁隆平在二凉亭的过往。一阵沉吟之后,张老告诉我,当年靖州园艺示范场共有九个队,分别为杂交水稻、畜牧、玉米、高粱、果木、园林等生产队。第一、二、三、四队为水稻队,袁隆平所在的三队为杂交水稻科研队,其他三个队为水稻生产队。因为工作的原因,张存昊与袁隆平相处时间长,交流的机会自然也多。张老回忆道:“三队离我们四队有几里路,那些年,袁老师总是沿着田间小路,步行从三队来到我们四队指导生产工作。”

聊起那些过往的日子,张存昊不仅思路敏捷,语言逻辑缜密,时不时地,他还会来几句诙谐的话语,让沉闷的采访现场轻松几许。科研工作是严谨的,难免也枯燥乏味,在繁杂的劳动之余,或是下雨天赋闲时,袁隆平也会从科研三队走过来,找张存昊下象棋,两人对弈起来没有虚伪的客套,直截了当,互不谦让。张老坦诚地说:“相对来说,袁老师棋艺稍胜一筹。”袁隆平是一位性格开朗、心胸豁达的人,他从不计较输赢。在张老的印象中,也许是经历太多的生活挫折,袁隆平从来不谈生活琐事,与他下棋聊天时,袁隆平三句话不离本行,更多时候,总是毫不吝啬地传授一些关于杂交水稻田间管理的知识。张存昊感慨地说:“袁隆平老师性格内敛,农忙时节,他经常一个人身穿背心、头戴草帽待在田间地头。在我们靖州农科所人员的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执着、一心倾注在科研事业上的优秀工作者。”

在靖州县农科所的那些年月里,袁隆平每天都在繁忙、庞杂的环境里度过。难得闲暇时,为了放松心情,袁隆平会不失时机地操起小提琴,随意拉上几曲。有许多次,他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除了在稻田里忙碌,他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音乐,音乐是陪伴他一生的温暖。他认为,小提琴能够演绎出“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音乐是抚慰心灵的良药,某种意义上,也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袁隆平献身科研的动力。

聊及袁隆平拉小提琴,张存昊记忆犹新,他说:“那几年,在夜幕降临时,我经常听到农科所宿舍里,传来袁隆平老师悠扬的小提琴声。”一个秋天的傍晚,田里稻子成熟了,张存昊从田野里收工回家,远远地,他看到袁隆平站在田野中,手持一把小提琴,一个人在纵情地演奏。张存昊说:“袁老师会拉好多歌曲,《梁祝》《红莓花儿开》是他最喜爱演奏的歌曲。袁老师拉琴的时候很投入、忘我,像舞台上那些进入状态的演奏家。”

那一会儿,我的脑海里瞬间闪现一幅唯美的画卷:沿着绚丽多彩的天际线,缓缓地将镜头推进黄昏,霞光万丈,倦鸟归林,一抹稻香袭人。袁隆平站在田野里倾情演奏,他眼里金黄的稻穗,随风荡漾,内心涌动着不可名状的情愫。在四野苍茫的黄昏中,一个人更容易接近生命的本真。难道不是吗?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心中必然拥有一片宽阔的大海。

1973年夏,在靖州二凉亭杂交水稻试验田,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杂交试验,终于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完成杂交水稻优势组合。至此,优质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从靖州推广开来,伴随三系配套培育成功,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那个午后,以蓝天为背景,白云为点缀,叽叽喳喳,清脆的燕雀声从树上跌落下来,一地妙音。我们坐在绿荫深处,听张存昊讲袁隆平的故事——那些早已被时间淹没的过往,经由他断断续续的声音表述出来。顺着张存昊发散的回忆,我再次陷入深远的时间中。这时,徐徐春风拂过我的脸庞,来不及细想,一瞬间便没了踪影,像极了世间许多事——从时间中来,又回到时间的深处。

远处,田野葱茏,生命萌动,天地之间,一派春意盎然的鲜活气象。

土地不薄实诚人,只要肯用功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水稻种植农民专家禹和坪,用行动验证了这句励志话语的深层意义。

禹和坪原是靖州县藕团乡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年间,他曾经在靖州开过武馆,收过一批爱好武术的弟子。每天在武馆里舞枪弄棒、摸爬滚打的禹和坪,练就了一副健硕的身子。人到中年,阅尽世事,他终于意识到粮食乃民生大计——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禹和坪在心里做了一番取舍后,决定放弃武馆,重拾犁耙,回到家乡种植水稻。万事开头难,为了能够把水稻种植好,他出外拜师学艺,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他在溆浦、隆回等超级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务工。禹和坪一边打工,一边积累经验,默默地学习着水稻种植技术。

很多时候,在通往成功的途中,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2010年,禹和坪从溆浦等地学成归来,在他的家乡三桥村,召集本地120多户农民成立“阳光合作社”,由他牵头组建了一个3000多亩的“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富硒超级稻种植。农业生产是辛苦活路,没有虚头巴脑的表面形式,禹和坪每天厮守在田间地头,日晒雨淋,整个人黑瘦了一大圈。为了帮助乡里乡亲们种好水稻,那几年,他不间断地到隆回、溆浦等高产超级稻攻关基地交流学习,还多次参加袁隆平的超级稻现场观摩会。在观摩会现场,禹和坪主动向袁隆平请教了不少有关水稻种植过程的疑难问题。

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熟悉,渐渐地,袁隆平愈发喜爱这个勤学好问的农民学生。2011年,禹和坪在三桥村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由原来的400公斤提升到800公斤。数据公布出来,很快引起了袁隆平专家团队的高度重视。为此,袁隆平还专程到三桥村实地调研指导。从这次接触以后,禹和坪与袁隆平见面的机会愈发频繁。每每禹和坪在田间管理上遇到技术问题,袁隆平都会及时给他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他攻克技术上的难关。

2014年,靖州开始打造高产杂交水稻基地,禹和坪作为基地负责人,亲力亲为,毫不保留地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禹和坪谈道,杂交水稻栽培过程中,遇到最多的病虫害是稻瘟病和卷叶蛾,有一年水稻正在抽穗期,忽然出现了大面积的稻瘟病,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他试着电话联系袁隆平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得知他的实际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田间指导用药,避免大面积的减产损失。此后多年,禹和坪在袁隆平的精心指导下,使用超级稻种和专业肥料,实施良种、良法、良田、良肥配套种植,坚持扩大超级富硒稻种植面积。禹和坪兴奋地说:“那一年,我的超级稻亩产达到936公斤,与亩产1000公斤目标只差了一点点,我把这消息告诉袁老师以后,袁老师非常高兴地为我发来祝贺。袁老师还为我的合作社题词,‘向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

往往是这样,生命在不断探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9年9月,禹和坪接到了湖南省农科院组织的“袁隆平种业高产种粮大户会议”的邀请,与会期间,禹和坪再次见到心中敬仰的袁隆平院士,在愉快的谈话间,袁隆平肯定了禹和坪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还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禹和坪倍感振奋,他十分清楚,一切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事实上,人类在科学实践的路上,永无止境。

2020年10月,靖州县委、县政协领导专程来到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感谢他一直以来对靖州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此时,袁隆平已经90岁高龄,对于靖州的那段年月,他依然印象深刻。临行之时,袁院士为靖州亲笔题写:“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成功纪念地”。

岁月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袁隆平与靖州的情缘。

2021年5月22日,为杂交水稻研究操劳一生的袁老安详地走了。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人们将他的功勋,写进了不可复制的时间书。

一年又一年,春去夏来,靖州漫山遍野的杨梅红了。一粒粒酸甜爽口的杨梅挂在枝头,令人垂涎。为了纪念袁老对靖州的深厚感情,在高大的靖州文峰塔名人榜上,百姓们为他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不老。袁老亲切的音容,将永远映在靖州人们的心中,与光同行,与时同在。

2024-06-17 □李少岩 1 1 文艺报 content75025.html 1 时间书:袁隆平在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