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新力量

看!平凡人身上不凡的创造力

□张经武 潘李玉

他们不是精专的工匠,却有着不逊于前者的耐心毅力,重现人们遥远记忆里的历史文化;他们不是文豪大家,却有着超凡的热忱和韧性,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历史与时代的文化内涵;他们不是天才的内容生产者,却有着善于发现的目光和灵动的观点,让互联网时代的文艺炫彩斑斓……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厚植民族文艺的肥沃土壤,平凡大众不凡的创造力,正在织就一幅异彩纷呈的网络文艺画卷。

创造求真:

打开网络文艺之“门”

春龙抬首,民间的文化活动从2024新年伊始就开始热火朝天:请神游神的信俗在互联网巡游万家,舞英歌、挺神将、闹社火等盛大场面隔着屏幕让沸腾的年轻人感受民俗风情。赛博空间里的“年味儿”既凝聚着华夏千年的智慧和文明,也得益于民间的创造性传承,互联网时代以自身的创造力展现了另一种民俗生活的烟火气。

近年来,网络涌现了一大批创作者,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开掘,力图复现典籍里的珍馐、华服、工艺、仪俗。他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各色面目,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在互联网中广受关注。

古老的器物不仅靠考古手段重现天日,也可以凭亲手仿制连接千年之隔的时空。“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感觉真的非常奇妙,我仿佛真的可以感受到3000多年前那位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疏”仿制了一副完整形状的三星堆黄金面具,挥锤完成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up主“黑猫厨房”发布的桑皮纸制作过程的复原视频,也承载了今人与1900年前光阴的对话愿想:“一千九百年前,我们把字写在纸上,期待他可以承载故事,穿越时光,一张薄薄的汉纸隔着变与不变的光阴,与你邂逅。”

书籍无声,文明被记录在册,等待有心人的到来;创造无言,文明被雕琢成像,自然吸引力非凡。得益于现代高度发达的视听艺术和传播方式,《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玉香缥缈录》等等古籍不再是人们脑海中遥远的想象,而随着网络平台古法区创作兴盛,给现代人带来了亲眼所见的实物质感。彭传明是抖音古法区创作者的代表人物,单是一块徽墨,捏塑好磨条后,还需要静置一年,每天还要翻墨,他便花了两年来还原其制作工艺。视频最后,他用自己制作的笔墨纸砚,抄写医书《笔花医镜》。从树皮到宣纸、罗汉竹到笔、石头到砚台,耗费的时间精力难以想象,彭传明这样解释这种执着:“我只是个农民,因为父母年迈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拍点段子,分享一下心得。我的视频内容是粗糙的,但我想,为什么文化有千年传承,是因为有一代代人的热爱和执着,才能永远传承经久不衰。”

坎坎伐檀,坎坎伐辐,坎坎伐轮,便是在这种劳动创造中,人的本质力量之美得以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真实还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以网络为展示平台,更多的普通人以求真的态度踏实创造,不仅还原了认识之美,也在追求深层的认识之真,用劳动传递人的生命体验,激励大众生发积极感情和美的感受。可以说,网络文艺的蓝海,以踏实的劳动创造便能激起广大人民的喜爱和共鸣。

审美向善:

点亮网络文艺之“灯”

网络文艺的凡人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劳心耗力亲手制作,也体现在头脑风暴后的观点输出,特别以“善”为归依,颇具人文关怀,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古今中外各色文学作品及其改编影视剧,互联网有大量的解读和讨论视频。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比如《红楼梦》以其文本本身的多义性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结构,使“红学”研究蔚为大观,也往往在网络更大范围内激起解读和探讨的意趣。当“钗黛合一”“太虚幻境判词”“红楼镜像”“好了歌”等等红楼奇谜被越来越多视频投稿者重新列出品评,原著的更多细节得以彰显,原著的精神品质、审美趣味也逐渐拉近着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文学经典再一次因网络给更多的人带来充实而积极的精神影响。

当然,作为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起来的文艺形态,网络文艺更多烙有网络文化的痕迹,使用戏谑和恶搞等后现代艺术手法对经典作品进行颠覆也是常态。比如在一众视频博主的短视频作品里,四大名著可以被假设为是“合订本”,不同的人物可以通过剪辑的手段“同框”,演绎不同的故事。然而,在诸种花样繁多的视频中,同样可以看到普通人灵感闪现的创造力。当四大名著卷入赛博空间,影视剧里的鲁智深被拼贴上了VR镜框,与诸葛亮、王司徒等“四大名著玩家”在游戏场争霸,最终胜出,在该视频最后,五台山智真长老“智深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有些凶顽,日久却得清净,正果非反呐”之言既出,重申了原著好汉赞歌的精髓,鲁达坐化前的感悟也被评论区二次创作——“平生不识赛博,偏爱颠倒因果,忽地扯开光纤,这里斩断枷锁,万维网中潮汛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该留言又吸引了两万多次点赞……

出古入今经典永恒,古为今用创意无限。浓缩了庙堂、江湖、世情、神魔的古典智慧,声张了尚善、尊严、情感、信义等等人文精神的四大名著,在年轻人群体中依然魅力不减,2020年,央视版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在B站一经上线,播放量迅速破亿,宣告了青年人对古典文艺的喜爱。“网生代”青年人不仅仅停留于对经典的喜爱,还借助网络平台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龙年央视春晚上,“国风少年”朱铁雄在陕西西安分会场表演国风变装秀,他演绎的“中国式浪漫”再度破圈。“为什么不把年轻人青睐的古风、变装视频,做一个酷炫升级?”这是朱铁雄发布短视频的最初动力。除数字特效、精美服饰之外,融“中国式情感”的文化内涵更是这种升级之关键。守卫患病小孩“悟空梦”之英雄本色,轻唤患阿尔茨海默病母亲“哪吒儿子”回忆之侠骨柔情,张扬孝、忠、爱、义之国风国韵……美的构想裹着凡间真情,在文艺内容和网络传播的加持下,“凡人”的创造力凭风借力,在网络文艺中发挥更大的正能量。

时代之声:

赞咏网络文艺之“美”

“网生代”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挖掘不止于此,他们也逐渐开始从历史与现实中挖掘真实历史,以活泼可亲的文艺形态,传递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弘扬“真”“善”“美”的优秀品格。

当下,一大批网络作家正在发力,聚焦和书写新时代背景下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过程。“送郎当红军,亲郎慢慢行。革命,成功,亲郎回家庭”,隔着纸张,熟悉动人的歌曲扑面而来,网络小说《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里这一老红军唱歌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作者李时新着墨于22名失散红军征战、受伤、掉队和受群众救助的经历,勾连了读者对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个体的感怀。该书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好书”“2022年数字阅读推荐作品”等多个榜单。再如,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中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以真实的笔触复现了国家在重大装备领域的艰难发展进程,主人公以穿越者的身份纠偏错误方向的情节,牵动着读者的心,也寄托着国人希望中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美好梦想。“现实主义作品的魅力,其实是来自于这个火热时代的魅力”,作者齐橙有感于国家工业日新月异的进步,“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离不开十几亿中国人的励精图治,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每个普通人也通过打拼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网络文艺以多形态、跨媒介、互文性等方式,不断化用经典文学文本与历史素材,并注入时代的新鲜气息与艺术创造力。比如网络视频博主“姜阿四”身穿中山装,骑着老式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行在现代摩登都市中,扮演着清末民初之际的人体验现代生活。他的视频中,不仅复现了“时空穿越”带来的错位感,也意图营造一种复古与现代交织的荒诞氛围。伴着灵动的背景音乐,在灵活的推拉摇移镜头下,他如同默片主角一样,用肢体语言表达微妙的讯息。“至此,已成艺术”的留言充斥在弹幕区,创意的留言也受视频的启发触目皆是。这种制作者与接受者的良好互动,互相激发各自的创造力,正体现了网络文艺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尤其是在短视频的激发之下,当代网络文艺越来越呈现出多种文艺形式相融合的创作趋向,文本内外的互动性极强,创作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更大程度上释放了视频弹幕、评论文化的全民创造力。

由此可见,网络文艺的创造力有赖于这些普通用户化身为内容创作者的输出,成就于广大网民的积极互动参与。因为普通人的创造力被重视、被激发,网络文艺呈现出繁花一样的美感,流淌着“真”与“善”的力量,传递着一个时代意蕴丰厚的气息。

(张经武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潘李玉系福建师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

2024-06-21 □张经武 潘李玉 1 1 文艺报 content75089.html 1 看!平凡人身上不凡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