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见的新著《苏东坡时代》通过宏大的结构,绘制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史。苏东坡是一个热点选题,但要在以往研究者逾2万篇学术论文和多本专著的基础上,再以苏东坡作为研究主题,写出新意,写出亮点,实属不易。
如何躬身入局,创新叙述视角和方法,阐述新观点,取得研究新成果,获得当今读者的关注?孔见独辟蹊径,他把苏东坡放到他所处时代的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去书写,这样确实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苏东坡所处的历史环境,但宏大视角却很难驾驭。如在苏东坡所处的北宋时代,曾出现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等“唐宋八大家”;还有开辟儒学新天地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多元的视野,驾轻就熟地布局这个纵横交织的时代大棋谱。他一次次重返北宋人物的人生历程,收放自如地通过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一系列人物的迂回穿插,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关联起来,从不同方向潜入北宋这个儒家王朝。从纵向上看,该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演化脉络;从横向上看,这本书方便读者观察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事件的缘起与结局。作者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同时,还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层面作出解读,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史。
独特的研究方法与阐述方式,给读者一览众山小的阅读体验。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他着笔的重点放在描述苏东坡作品、思想和生活情趣上,将苏东坡还原成一个多元、立体、满是生活趣味的普通人。林语堂在按照常规时间顺序描写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时,插入了非常多的生活琐事,体现着他逆境中的达观。除了写苏东坡的政绩、作品外,他还写了苏东坡爱好“吃”;写了他的养生健身之术“瑜伽”;写了他的“不合时宜”……通过微小处的积累,立起了苏东坡天性达观幽默、洒脱自如的性格特征。
《苏东坡时代》则站在历史学和哲学的云端,以苏东坡为主线,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为线索,将那个时代的物事串缀起来。在写作方法上,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综合运用编年与纪事本末诸多体裁,北宋时代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几乎都有着落,或者单独叙述,或者放在某一主题下述及,纵横结合,详略得当,引证翔实,张弛有度,用史料和想象力去还原那段历史。
该书在人物和事件的书写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烘托出了由时代造就的完整苏东坡人格。作者在叙述中,很多地方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许多观点极具新意,作者用历史的想象将这种思想、哲学命题放到了书中的具体场景里,提出的很多观点依然是学术界持续探究的问题。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前沿的学术观点,奠定了《苏东坡时代》的学术地位。该书有着浓厚的文学想象力与活力,但它并不悖乎历史真实,作者以严谨系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通过近乎海量的阅读,对文献史料作翔实的考证和研究,串联起史料之间新的逻辑关系。以第十章《明月何时》为例,就单写王安石变法这个部分,他就参考了《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史》和苏辙的《栾城集》、陆游的《平戎策》以及李国强的《论北宋熙宁年间的宗室改革》、毕宝魁的《政坛大风:王安石传》等文献。翔实的史料,奠定了该书历史真实的基础。
作者还采用了哲学中的“历史现象学”手法,即通过观察历史现象,从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去把握客观的历史事件,结合多种史料来还原历史现象。对于北宋的大历史事件,作者在很多地方都用当事人的感受、对话来呈现,这种表现方法使人物形象非常立体丰满,还原出了作为时代之子的苏东坡。
灵魂的对话,是作者向那个华彩时代的致敬。怀着对那个灿烂时代的深深向往,作者冷静地给我们讲述着千年前北宋那群人的故事,这是作者与苏东坡的对话,是两个灵魂的对视,这种对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他们在谈论观点,交换看法,所思所想次第展开,我们从中读到了作者所思考、所关心的内容,同时阅读到了作者和苏东坡两个人,阅读到了作者与那个时代的一群人。作者通过写作,将自己生命里那些灵性的、感性的、理性的能量表现出来,抒发出来。作者用宋词般的唯美语言,再现蔚然大观的仁宗盛治,烘托出了承平之世的安荣与繁华,让人重返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透视那个时代的璀璨精神史,着实令人沉迷其中。
厚积薄发,作品在历史事件的讲述中传达自己的观点。很难想象,一部50万字的高质量学术书稿,能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一气呵成,这个写作速度令人惊叹。作者以哲学研究者的睿智和深刻,在历史事件的讲述中,探究那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研究、考证和撷取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以媒体人的敏锐,在北宋众多的人物和事件中,合理剪裁,切合当代的见解;以作家的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华丽辞章,进行宏大的叙事,没有枯燥的历史教科书的沉闷,而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感觉生命因此而得到延长。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