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写一座百年高校的历史,更写一座百年高校的精神。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任哈工大校长李昌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为把哈尔滨工业大学办成中国工程师的摇篮,下决心依靠国家的力量,培养一批自己的教师和科研人员。800名平均27岁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从祖国各地奔赴哈工大,组成了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开启了哈工大第一个黄金时代。校长李昌把他们称为“八百壮士”。短短十余年里,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工程师,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与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哈工大“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中国最强的大学之一,而“八百壮士”却都渐渐老去,有不少人去世,但这个群体书写的哈工大历史、铸就的哈工大精神却永远不会老去,永远不该被忘记。《“八百壮士”今何在》写的就是这种高校的精神,寻找的就是由“八百壮士”守望着的科学家精神。
作品回望“八百壮士”的历史,感受一代人青春的涌动。他们每一个人都从旧时代走到新中国,经受过国家积贫积弱、人民水深火热的时代苦痛,也感受到民族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幸福。新中国激活了他们青春的热情,也激活了他们青春的力量。虽然物质上还很匮乏、条件还很艰苦,但他们仍然努力学习、忘我工作,担负起国家重托,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例如,1957年,陈光熙教授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智能计算机,填补了国家电子计算机研究的空白。在新中国航天事业诞生“元年”的1956年,哈工大就开始探索服务航天的新路子,一批航天人才从这里起步,一批相关学科在这里设立。而中国核物理专业和激光专业的创始人马祖光也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步,冲击世界先进科技高地。还有大批毕业生走上国家工业建设的重要岗位,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如有着“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一生隐姓埋名,为国家的国防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品重点讲述的是“八百壮士”创造的辉煌,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思想解放、经济改革推动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八百壮士”也步入中年,正是出成果的好时候。我们看到由中国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开拓者沈世钊团队于1985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打开了中国工业智能化的广阔空间。“中国天眼”、500米射电望远镜的研制成功,有一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沈世钊、范峰、钱宏亮为首的研究团队完成的FAST项目的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1981年,刘永坦开启了研制新体制雷达的设计,这项高新技术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时国内还无人做出,而国外发达国家又实行技术封锁。刘永坦率先在理论上突破,终于在2011年,研制出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新体制雷达。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绕月探测、火星环绕探测,哈工大与国家航天始终携手共进,中国航天从总指挥到科研人员40%以上都来自哈工大,校友孙家栋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作品还倾心讲述新一代人传承与弘扬前辈精神的故事,展现了哈工大的精神风貌。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到新时代走上工作岗位的硕士、博士,在“八百壮士”精神鼓舞下,不断攻关、不断突破,成长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科技栋梁人才,在他们身上,生动而鲜明地传递出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信息。例如,1981年,18岁的曹喜滨考入哈工大金属材料与工艺系,毕业后放弃所学的专业,改行做小卫星,选择了“卫星总体设计与仿真”这个难度较大的方向。如今,他已成为我国微小卫星研究领域方面的领军人物。 中国建成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八百壮士”的身影。
《“八百壮士”今何在》梳理了“八百壮士”从一个教育科技群体提升为一种哈工大精神,一种与时代共命运同奋进的科学家精神的发展线索,表达了历史奠定现实,现实来源于历史的历史观,把“八百壮士”的精神与我们时代先进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读解了“八百壮士”精神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八百壮士”是一个过去时代的传奇,更是一个指向未来的丰碑。“八百壮士”的精神是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科学家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中国精神。作品追寻他们走过的足迹,唱响着一代中国的生命之歌。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