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为文学史书写开一扇窗

□贺绍俊

有一天,快递员用小推车送来一个大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套30卷的《江苏新文学史》,它就像是一颗文学的“重磅炸弹”,真把我惊异到了!这些年来,相继有好几个省的作协都组织编写了地方文学史,我也都读过,但当我翻阅了这部新作后,明显感觉到,最具学术性、最扎实、最有规模的还是《江苏新文学史》。

江苏作协一直具有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史料的自觉意识。早在2014年,江苏作协就成立了“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该中心一成立就进行了“江苏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的编辑工作,后来又有了“江苏当代文学批评家文丛”“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等出版工程的实施。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江苏新文学史》作准备,这个准备无疑已经非常充分了,因此,《江苏新文学史》的问世完全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江苏新文学史》的学术性很突出。全书体现了一种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文学史观,充分吸纳新的文学事物、新的文学现象,并努力把握文学在未来的走向。如将通俗文学、戏剧影视、网络文学均吸纳进来,重新评价通俗文学的价值和地位,特别是将江苏新文学的起点确定于通俗文学上(韩邦庆1892年发表的《海上花列传》),这就意味着新的文学早在清朝末年就酝酿成形了。此外,还有一卷专写报纸期刊,这无疑是在学术性上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抉择,说明编写者看到了新文学与现代期刊的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新文学就是在现代期刊的基础上诞生的。

学术性还体现在对被遮蔽、被忽略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如“新四军根据地文学”等。特别是在重新评价“探求者”事件上,可以看出编写者秉持学术精神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上世纪五十年代,叶至诚、陈椿年、高晓声、方之、陆文夫等作家创办了同人刊物《探求者》,虽然办同人刊物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但这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非常罕见的,江苏作家一方面想要承续现代文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同人刊物倡导自己的文学主张,以此呼应“百花齐放”的文学方针。但这一事件很快遭到了批判,这些作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不公正待遇。编写者不仅客观详细地记述了“探求者”事件的前后经历,而且也探讨了“探求者”为什么会遭到严厉批判,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认真反思,从而得出结论:“这些江苏作家的出现,表现出江苏文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思想魅力,以及临难不苟、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样的结论,建立在客观的史实基础上,体现出一种发展的历史观,往往是一部文学史中闪光的部分,在《江苏新文学史》中,类似的闪光部分仍有不少。

这部文学史在论述中注意挖掘江苏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江苏作家身上的地域文化气息,比如,“江南士风”被作为一个描述江苏地域文化特征的概念,贯穿在各类文体的论述之中。又如在散文卷中,编写者归纳出江苏散文的两大传统:一是言笑晏晏的士大夫雅文化传统,一是清新朴茂的民间俗文化传统,编写者紧扣这两大传统,论述了江苏散文文质彬彬的文化属性、古典与现代整合的审美范式和典雅蕴藉的文采风流三大总体特质。

《江苏新文学史》虽然是自近代以来一百余年的文学史,但编者将更多的篇幅留给了当代,而且分量最重的是21世纪之后的当下,这明显表现出编写者执行了一条“厚古不薄今”的编写原则。我以为执行这一原则是非常合适的,作为江苏作协组织编写的一部文学史,应该具有服务当下文学现实的考虑,通过文学史的编写更好地总结文学现状,从而能够将当下的文学置于文学史的系统中进行考量。既然执行这一编写原则,对于当代文学,不妨就可以详细一点、充分一点,这就要求这部文学史具有较大的容量。现在《江苏新文学史》共有30卷,最初拿到书时我还带着疑问,为什么要编这么大的体量?后来读了以后才觉得这个体量并不大,也只有这样的体量才能更好地达到“厚古不薄今”的目的。文学史书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做筛选,通过筛选让真正的文学经典留存下来。但是筛选是一个时间的过程,时间给筛选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然而当代人写当代史,显然缺少了时间的保证,要进行筛选就具有很大的难度。至少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修史者慎重对待:一方面,修史者就是史中人,宛如“身在此山中”,便“难识庐山真面目”;另一方面,当代文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仍在向前发展,很多作品的经典化尚处在襁褓之中,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凡此种种,研究文学史的学者面对当代特别是当下的文学就会变得非常谨慎,因此也曾有学者断言,当代不能修史。这次读《江苏新文学史》深受启发,我觉得,江苏的同行们通过这部文学史的编写,为当代人如何写当代史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这条途径概括起来说,就是不把筛选作为首要任务,而是立足于为未来留下最有价值、最有分量的印记。出于这一目的,就需要给当代以及文学现场提供更多的篇幅。同时,当代部分的编写者们还能够充分吸收文学批评的成果,有效地将文学批评、学术研究和文学史书写融合起来,加强了文学史的当代意识。

必须看到,这部文学史是由江苏作协组织编写的,它和一个学术机构或高等院校的文学专业进行编写的文学史还是有所不同的。作家协会是作家的联合体,成立作家协会是为了繁荣文学创作,1953年中国作家协会拟定的章程就明确规定:“中国作家协会是以自己的创作活动和批评活动积极地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中国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愿组织。”现在我们才发现,原来作家协会也是能够进行文学史的编写工作的,江苏作协等以自己的实践,拓宽了作家协会的职能,为作家协会如何深化自己的学术性提供了建设性的途径。作家协会参与到文学史的写作中,是为文学史研究界增加了一份新的力量。文学史研究界应该热情欢迎这一新力量的加入。我是从作协系统进入到大学做学术研究的,我常深感学术研究过于封闭,脱离文学现场。我主张要把文学批评引入到大学的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之中,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学者应该积极参与文学批评,让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克服文学研究脱离文学现场的毛病。《江苏新文学史》给文学史书写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这股新气息是什么呢?如果说以往的文学史强调的是一种封闭性的系统,而《江苏新文学史》则是要开一扇窗,与文学现场形成开放性的交流。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2024-08-07 □贺绍俊 1 1 文艺报 content75872.html 1 为文学史书写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