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话剧《轨道》剧本暨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探索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8月23日下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主办的话剧《轨道》剧本暨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探索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主持。

剧作家周振天新近创作的四幕话剧《轨道》剧本,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中欧班列轨道旁的“有奔头饭庄”为场景,通过一个物流集散车站面貌的变化,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和新一代铁路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指出,今年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借《轨道》剧本的研讨重温讲话精神,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也是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的具体要求。周振天创作的《轨道》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百姓产生的影响入手,写出了生活日常与喜怒哀乐,写出了万家灯火与苦辣酸甜,他把剧中人写活了,让读者感到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与会专家对话剧《轨道》剧本的思想意蕴和艺术表达进行了充分讨论,高度肯定剧作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意义,认为剧中所反映的小车站、大背景,小人物、大时代,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剧作家周振天能从生活出发,编创出生动的故事,塑造出有个性、有命运感的人物。他没有正面写中欧班列本身,而是写一个车站和一家饭庄,写车站和饭庄里人们生活的变化,从这一侧面反映“一带一路”给民众生活带来的福祉与变化。“轨道”之“道”,既是物质生活之道,也是精神追求之道。“一带一路”之道,既蕴含增进友谊、互补互利、共创幸福生活之意,更昭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构想。因此,应在“道”上做足功课,凸现这一高远的意境。有专家谈到,当下许多话剧存在就题材写题材的问题。而《轨道》这部剧通过过往和当下、事业和情感、伦理和人性、发展和民生等一系列故事,实现了对新时代的记录与透视。专家建议,剧本还可为刘美兰的人物命运增添更多亮色。在舞台呈现时,如果能够加入中欧班列与劳动建设者的艰辛,同时突出地域特色等,将会大大提升舞台演出的效果。

(许 莹)

2024-08-28 1 1 文艺报 content76121.html 1 话剧《轨道》剧本暨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探索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