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特刊

作家的青春捍卫什么

□王 昆

40天前的这个时刻,我正在西部边境一个海拔5000米的前沿哨所。陪我前往边境垭口的是一个年轻士兵,他说:“就到这吧,不能再往前走了。”我们站在那里,除了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周围一片静寂。后来我问他,在这边境线上,周末怎么休息。他说:“我没这个概念,我的每一天就是想着,怎么把脚下的地盘守住,守好,半寸也不能丢。”他一边说,一边笔直地紧握着冲锋枪。我问他:“当完义务兵该回去了吧。”他说家里有公司,原想回去接手,但现在想法变了。“我是副班长,经常带队到最前沿,这片地方,是我和战友坚守的阵地,我要留下来,我喜欢这种守卫国土的感觉,顶天立地。”就在这个阵地不远的另一个边防连,18岁的陈祥榕烈士在牺牲前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我8年来第37次上高原。这些年,我在边境线上遇到过太多这样的战士。他们正青春,也正用青春坚守着军人的使命。

开会的前一天,在和青年作家们交流的时候,我又想起边境线上那位士兵。他的青春在捍卫祖国的边防。作家的青春该捍卫什么?

两天的会议,通过聆听报告,感悟老一辈作家对青年作家的殷切寄语,重温文学的初心和情怀,得到了精神上的沐浴与滋养,对一名青年作家的使命,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毛主席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说“世界终究是你们的”。可见,青年的站位就是一个民族未来的站位,青年的使命就是一个时代当下的使命。这十年来,中国军队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作为军队的一名青年作者,我的使命就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哨所,把个人的文学创作,更好地延伸到火热的时代生活中,创作更多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强军实践的作品,创作出更多有兵味、有血性的军事文学作品,责无旁贷。

捍卫一种理想、一种使命,不是空喊口号,不能空喊口号,要像那些边防士兵一样,坚守神圣哨位,紧握手中钢枪,时刻保持击发状态。从一位军队青年作家的角度来说,首要是捍卫军人的担当,讴歌“清澈的爱”的忠诚底色。习主席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军队作家来说,就是要讲好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故事。那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军人,是中国军队走向世界的形象见证。中国维和军人杨树鹏、李磊,为了和平在南苏丹部落冲突中牺牲后,我不顾感染风险,与隔离中的维和队员同吃同住20多天,创作出长篇纪实《UN维和步兵营》,展现出大国军队的使命担当。其次是捍卫作品的质量。作家以作品说话,作家的终极目标,就是拿出掷地有声的时代作品来。即便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即便人工AI来势凶猛,我们仍然要以人类独有的丰沛情怀,校准自己的创作准星。摈弃低俗,耐住孤独,承受寂寞,沉心静气,在文质兼美上下苦心,在强化精品上练苦功。我数次抵达一线,为了真实反映那些重要瞬间,在上千公里边防线上往返周折,抵达多个哨所,创作出中篇小说《兵车图》、散文《去往马攸木拉》《C连日志》等作品,受到一线官兵肯定。一个时代的文学,必须与它所处的时代相匹配。一个时代的作家,必须在这个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2016年起,我随军队医疗队奔赴玉树高原,累计行程五万公里,为两千多户牧民宣讲党的政策,与他们同吃同住三年,创作出反应高原牧区振兴的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家,就是要勇于面对“大叙事”,勃发介入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激情和勇气。努力超越儿女情长、摆脱风花雪月,主动体验丰沛的挣扎和磨难,书写改革与发展、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等时代重大命题。

我相信,所有的边关冷月,都是为了祖国辽阔的山海永继、热气腾腾的国泰民安。我相信,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不仅是青年官兵的戍边誓言,也是青年作家的文化使命,更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当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都需要我们青年作家抵达一线,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捍卫清澈的爱与文学的使命,书写我们与祖国的青春。

2024-09-04 □王 昆 1 1 文艺报 content76209.html 1 作家的青春捍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