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作品

延安行记

□李 彦

虽然从未踏上过那片土地,但延安的山川草木、羊肠小路,还有那动人的歌声,早在我的青春岁月里,就深深地印入了心怀。一次又一次,我在心中飞临20世纪30年代的陕北,流连忘返。当我步入暮年时,才终于亲眼看到了那徘徊于梦里的圣城。

晨光中,步出延安宾馆时。几步之外,便是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山脚下,一间间朴实无华的窑洞依然完好。在粗糙简陋的桌椅旁,我似乎看到了初抵延安的白求恩与伟人秉烛夜谈的身影。迈入朱德的小院,想起了翻译《1937,延安对话》时,著者托马斯·亚瑟·毕森笔下的形容:“那天的晚饭是在朱德家里吃的,因他的住处,比毛泽东的略微宽敞,布置得也稍微像样些。”

当年的侧屋如今辟为了展室,墙上挂着的是那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照片。从两人的姿势上看来,显然是坐在条凳上看文艺表演时,友人从侧面为他们拍摄的。

隔着一条街,就是抗大纪念馆旧址。与毕森当年留下的那些图片相比,这座院子从里到外已大不一样。在装修精致的现代化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张此前从未见过的照片。穿西装、打领带的毕森,在罗瑞卿陪同下,迈入了这座院落,两旁站满了红军战士,个个头戴草帽。这张由中国人拍摄的照片,毕森至死也没见过。

1937年访问延安后,毕森回到美国,在外交部任职。20世纪50年代初,受冷战政策迫害,他被迫移居到加拿大滑铁卢,从此再也没能返回他心心念念的华夏大地。

走出抗大纪念馆时,对面的山峦上远远传来了清凉寺的钟声,仿佛伴随着那恍如隔世的预言。

“我曾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富商、军阀、知识分子、国民党高官。但毛泽东却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能够统一全中国的人。” 1937年6月24日,驱车带领毕森一行秘密到访延安的司机艾飞·希尔在告别延安时曾这样说。毕森写道:“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

我试图寻找到毕森一行当年观看文艺演出的地方。他在书中形容那个礼堂就像一座大谷仓,大家在条凳上随意就座,没有特殊席位。我估计,1938年5月1日的晚上,白求恩与毛泽东那张合影照片拍摄的地方,应当也在那个谷仓样的礼堂。可惜,即便是接待我的大磊——这个土生土长的延安人,也搞不清楚那是什么地方。

“你想保留老城的原样,但城里这么多盖起来的高楼大厦,好好的,总不能都拆掉吧?”面对我的遗憾,大磊啃着焦黄的烧饼笑着说,“让人民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难道不是当年奋斗的初心?”

他把我带到了街心这家老字号小饭馆,请我品尝当地名吃。在萧军的《延安日记》里,我曾读到,当年鲁艺的文人得了稿费后,会邀请三两好友,蹚水过河,到城里的小馆子打牙祭,喝一碗美味的羊杂汤。我细细品着羊杂汤,心想大磊太年轻,缺乏我们那一代人的感情。他却说:“战争年代,陕北人哪家没有当兵打仗的?我祖父那辈里,不是烈士,就是军属!”

走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礼堂,看到迎面走来的厚夫,我不禁一怔。这位学者型作家,曾任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他让我想起了高加林——高大魁梧的身材,英气逼人的五官,沉稳睿智的谈吐,活脱脱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明星。陕北高原盛产铁骨铮铮的好汉,也许正得益于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不同民族交汇融合的疆场。

在延川长大的厚夫,堪称是陕北高原的活字典。我向他打探,那座谷仓一样的礼堂究竟在什么地方?难道是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厚夫给出了答案:“桥儿沟距延安城十几里,不可能是在那儿。当初在城里的二道街,有座天主教堂。毛主席陪同那些外国客人看演出时,应当是在二道街。但是,1938年11月20日以后,日本人的飞机开始轰炸延安城,炸毁了很多地方,所以今天已经找不到那座教堂了。”

谈话间,几百名医学院的师生赶来,挤满了礼堂。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刚才在大门口,看到了从延安出发、奔赴前线的白求恩雕像。于是,我为大家讲述了围绕着白求恩珍贵遗物回归中国前后发生的故事。

毛泽东与白求恩唯一那张合影照片,就藏在距离我不远的加拿大小城中。我花费了两年时间,克服了重重阻碍,终于在2015年9月,从遥远的加拿大护送那张二寸见方的黑白照片,回归到中国的土地上。

交流结束后,大磊不顾一天来东奔西跑的劳累,继续开车,带我登上了夜幕中的杨家岭。

弯弯曲曲的山道,当年是坑洼不平的黄土路,如今用整齐的碎石块铺成。山腰间,一排十几孔窑洞是当年抗大女子学院旧址。借着微明的路灯,我看到木格子门窗的上方镶着一颗颗红星。

当年投奔延安的女学生,皆为大家闺秀,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来到这苦寒地方为理想而奋斗。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平坦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转过身来,脚下静静流淌着延河,两岸灯火通明。

想起了白天看到的情景,城北几公里外,是几年前建起的新城。成片楼群高耸入云,玻璃墙在蓝天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当年毕森们沿途所见的荒山秃岭,如今皆已满目葱茏。大磊说:“幼年时最快乐的日子,就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漫山遍野地撒欢,别提多开心了!”

返回加拿大的航程,长达十五个小时。飞机上没合眼,一口气读完了厚夫赠我的畅销书《路遥传》。因了延安之行,我才真正读懂了路遥的心声。

缠绕着高加林们的痛苦,远非我们曾在暗夜里为之叹息的爱情,而是人类亘古的追求:社会的平等公正。

2024-09-23 □李 彦 1 1 文艺报 content76410.html 1 延安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