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找到高原上的“青稞种子” ,让故事自然生长

——专访电视剧《日光之城》编剧于小千

□本报记者 许 莹

近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日光之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芒果TV热播。创业青年、援藏医生、牧区追梦学生……新时代的拉萨,在青年逐梦的历程中展现新面貌,电视剧《日光之城》成为同心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的生动写照。该剧编剧于小千此前尝试过不同题材的剧集创作,由其担纲编剧的《漫长的季节》曾一举摘得第三十四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这也是首部获得“飞天奖”的网剧。这次《日光之城》的创作与过往有很大不同,“写这个故事就是要找到高原上的青稞种子,让故事自然生长”——《日光之城》剧本创作耗时2年,他的采风足迹遍布拉萨3区5县,采访原型人物132人,采访笔记逾百万字,走访78个大院、119个场景,采风总行程4126公里。于小千向本报记者分享了此次创作找到“青稞种子”的全过程。

四上高原,用“脚步”打磨故事。《日光之城》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创作的电视剧。此前从没有去过西藏的于小千接到命题时犯了难,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彼时只知道要创作一部反映当代西藏生活的剧集,但并不知道该从何处着眼,一时找不到方向。2021年10月,剧组主创团队跟着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采风团,来到林芝、拉萨、日喀则等地进行走访。第一次采风大概用了十天的时间,于小千建立起对西藏的初步印象,回京后完成了一版故事梗概。当把故事梗概拿给专家看后,得到的评价却不理想——一看就是在北京写字楼里写出来的故事。于小千意识到,这样创作肯定不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上高原、下生活,真正进入西藏去了解当地人的所思所想。

转过年来的2022年3月份,主创团队第二次来到西藏,这一次,于小千在这里一待就是半年。“我们把第一稿故事全部推翻,按照总局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不刻意设计强情节、制造强冲突,通过脚踏实地的深入生活,逐渐找到打动我们的人生经历与故事片段。”这一次,于小千在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八廓街完成了第一稿剧本大纲,得到专家领导的认可后,于小千回到北京,闭门专心创作了《日光之城》前5集剧本。写作过程中,一直有个问题萦绕于小千心间——“年轻人创业的故事很常见。北京青年、上海青年都在创业,那么西藏青年创业又有何不同呢?”

2023年初,于小千带着这一问题第三次走进西藏。此行的针对性更强了,就是要找寻到剧中男主人公索朗放弃考公而选择创业的真实动机。他坦言,起初剧本设定的是索朗考上公务员但是没有去,想要自己创业。在这一问题上,于小千纠结了很久,专家对此产生质疑,这样的情节设置是否符合当地年轻人的真实情况。后来他采访了当地许多青年,发现考公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职业选择,更多当地人从事创业是因为发现这里不仅有美景,更有好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为,应当把这些优质特产推广出去。于是有了现在剧中观众所看到的情节:索朗此前没有考上公务员,而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放弃考公,决心通过创业将西藏优质产品推广出去。

2023年6月份,《日光之城》正式开机,于小千第四次来到西藏,同拍摄现场工作人员密切沟通剧本事宜。这次“四上高原”的特殊创作经历,让他对好故事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好故事不一定是靠强情节去推动的,人物的真实情感、扎实人物关系的建构同样可以打动观众。”

和合共生,进一步打开叙事边界。八廓街,是电视剧《日光之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这条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街道,较完整地保存了拉萨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于小千告诉记者,八廓街上有许多大院,少则住十几户人,多则住几十户人,大家生活在一个大院里,有点像北方人熟知的大杂院、工厂宿舍。大院里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人和人的关系十分紧密,土登一家就是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家庭。剧中,八廓街上的嘎吉大院有十几户人家,土登家占据了其中的三间小屋。此外,于小千还呈现了拉萨当代生活的其他面向,比如设计了住在新城区的达珍一家,达珍家是“团结族”——父亲是藏族,母亲是汉族,他们是当地更具现代化的家庭代表;而久美和格桑一家,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她们在牧区普通家庭长大。通过这些不同家庭的设置,该剧的叙事空间被进一步打开。

“我们通过不同层面来尽可能多维度展现当代拉萨的真实图景,反映当地群众的喜怒哀乐。该剧取名叫‘日光之城’,不仅是因为拉萨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素有‘日光之城’的美誉,我们更想通过剧中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和合共生、美美与共、阳光温暖、无私慷慨的底色。”

援藏之外,找到西藏前进发展的内生动力。电视剧《日光之城》还塑造了许多感人的援藏者形象,比如从北京来到拉萨的援藏医生尹巍。于小千谈到,自己在采访援藏医生尹巍的原型人物医生李巍时深受触动,采访过程中李巍一度哽咽,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辛苦,而是当他说到一代代、一批批优秀医生接力援藏这件事的时候,内心再也不能平静。于小千在2022年的时候于拉萨采访了援藏医生李巍,2023年再去拉萨的时候,又一位优秀医生接了他的班。“这一机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当地患者的救助,更在于带去了先进医疗理念,培养了当地医疗人才,使得西藏的医疗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各个兄弟省市的援建,西藏在硬件设施、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不能只靠援建,还要靠内生动力实现自身的长足进步与发展,我想知道,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能为西藏做点什么?”在电视剧《日光之城》中,于小千笔下的索朗和达珍没有陷入过往同类题材剧中创业男青年和霸道女总裁故事的创作窠臼,他们的创业故事有着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气质与色彩。剧中,本地人达珍在外地念大学,后又出国读研,回国后进入一家大型网络生活类公司,并主动请缨,与拉萨创业男青年索朗对接,一起做岗巴羊业务。“以岗巴羊为例,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岗巴县里生长的羊才是岗巴羊,这也注定了不会是一个特别大规模的养殖形态。这里的青年人创业势必要考虑到运输成本、生态保护等多种因素,找到符合自身地域特色的商业形态与产业链条。剧中索朗和达珍生活背景不同,行为也有所不同,从小在八廓街长大的索朗脑子活络、雄心勃勃,他深深懂得西藏特产的好、了解当地人的脾气秉性,而在外打拼已久的达珍,则拥有先进的商业理念,力图用电商平台赋能当地经济。二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找到了实现当地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不仅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人故事,更有努力向艺术高峰进发的具体实践,相信也只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路上,创作者才会走得更长、更远……

2024-10-09 ——专访电视剧《日光之城》编剧于小千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10.html 1 找到高原上的“青稞种子” ,让故事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