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志愿军:存亡之战》

谱写一曲铁血不灭的英雄壮歌

□饶曙光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总有一些时刻值得铭记,总有一些人让人敬仰。《志愿军:存亡之战》就是这样一部试图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先辈们踏过荆棘、负重前行的年代的电影作品。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讲述了砥平里战斗、临津江战斗、铁原阻击战三场战斗。在片中,陈凯歌导演携手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朱亚文等领衔主演,共同谱写了一曲铁血不灭的英雄壮歌。

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重点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2.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近5万人的历史事件。这是一场关乎志愿军能否稳住战线、保障后续部队撤退和重整的关键战役。在场景还原上,全片搭建了20多个拍摄场地,总占地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其中铁原阻击战置景达20万平方米,是《志愿军》三部曲中最大的拍摄场地。电影创作团队投入大量人力搭建万米战壕,开拓出了历史上宽度为25公里,纵深达20公里的铁原防守区域。这些场景不仅包括了战壕、工事等战场设施,还包括了具体场景历史细节的还原。同样,强渡临津江是电影中另一场重点突出的战斗戏,为了使临津江的雾不散开,剧组将整个战场搭建在棚里。并且,在拍摄冰河行军的场面时,电影创作团队则直接在零下6℃的实景里拍摄。

除了场景搭建和实景拍摄外,在服装道具上,创作团队也进行了诸多考量。据悉,影片涉及的所有服装大约有25000套,仅志愿军的军服就合计约5万斤。这些服装的选择是创作团队基于历史背景和角色身份、地位,综合考虑和搭配后呈现出的结果。此外,影片中的武器、弹药、装备等也都经过了相应的考证和复制。在拍摄宏观战争场景时,最多运用到了2000多名群众演员。

不论是战壕的搭建、爆炸效果、群演的参与还是实景拍摄,体现出创作团队力图对历史进行还原、对战斗场面的真实再现的初衷,都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营造出了浓厚的战场氛围,让观众能够通过银幕感受到作战时条件的艰辛以及战斗的激烈。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细节的追求,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对历史场景和历史场面有所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使得影片在视觉上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在给观众带来历史沉浸感和还原感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和视觉冲击力,努力实现观念与观赏的有效融合。

着力打造战争中的“人”

与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倾向于表现国际博弈下的“为何而战”有所不同的是,《志愿军:存亡之战》将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对战争中的“人”的塑造上。在具体的人物表现上,影片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背景化,而是赋予了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心世界。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人是影片着墨较多的角色形象,也是把观众带入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在影片中,李默尹作为李想、李晓二人的父亲,在三人的家庭关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家人的精神支撑与情感纽带。但是作为一个身负“大义”的军人,面对“大家”的需要,他选择离开“小家”。在讨论战局时,身为军委作战部参谋的李默尹可以适时提供具有较强参考性的意见。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冲锋向前。当其身负重伤时,他想到的依然是让孙醒带人去看水闸是否打开。弥留之际,他又嘱托杨三弟不要将他的死讯告诉李想和李晓。“家”“国”在这其中实现了融合与闭环。同样,李想作为战争中众多战士中的一员,他既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营教导员,也是李默尹、李晓的亲人,他会惦记父亲想要的地形图,也会担心父亲脸上的伤。在李晓哭泣时,他也会拿出糖来博妹妹一笑。

从三人在战场见面时的喜极而泣,到大战来临前李默尹嘱咐兄妹二人,一家人再次被迫分开的无奈不舍,从兄妹两人一起听到父亲情况危急,到妹妹一人听到哥哥回不来的消息,影片通过对这个家庭的描写,映射了战火纷飞年代的诸多家庭。在这三位身上,电影既传达了对“国”的坚守,也让观众看到了“家”的力量。并且,这种家国的呈现不仅表现在宏观的场面之中,还体现在微小的细节里。比如片中李默尹在临别时将珍藏很久的糖丢给李想,而李想又将糖给了李晓;还有李默尹、李晓一直带着的家门钥匙。表面上是糖的传递和钥匙的携带,而实际上则内嵌了丰富的情感。

在影片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还在于对人物成长历程的展现。李晓从最开始李默尹离家时,哭着追问父亲何时回来,到后来她从联合国的“战场”来到铁原寻找父兄,从李家小妹长成“巾帼”战士。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战友在她身边倒下,看见了战争的残酷,但依然无畏向前;同样,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也从一开始想知道制造出来的武器在战场的使用效果,听到战士说188师没有炮弹时的愣神,到后面亲临前线驾驶从敌军缴获的坦克反击的“神工”;杨传玉在松骨峰战斗中因为害怕随着坦克下山了,但在这一次开水闸任务中,他不再害怕,用身体承受敌人的攻击,为其他人争取了时间。这些刻画都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孙醒、杨三弟、张孝恒、蔡长元在影片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刻画。他们之中不仅有指挥官、战士等一线作战人员,还有战损记录员、英文译员等人员。虽然身份不同、职责各异,但他们始终各司其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共同筑成了铁原战场上那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影片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角色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无论是面对敌人疯狂进攻时的英勇无畏,还是在战友牺牲时的悲痛欲绝,都让观众感受到了角色的真实和鲜活。

历史的现代赓续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与现实的对话。这种对话既表现在电影内部,还表现在影片与当下观众之间。杨三弟在影片中是一名战损记录员,他的职责就是努力记下每一个牺牲战士的名字,留下他们的相关资料,让更多英雄被历史“铭记”。在一次给英雄留下影像的时候,其战友因为刚刚失去同伴而与杨三弟发生冲突,杨三弟认为他们的亲人需要知道他们牺牲在哪里,他们是怎么牺牲的,并质问他们,是否希望过个几十年以后,大家把这些英雄彻底遗忘?从影片的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到,诸如战损记录员等人员的存在,其本身就是联通历史和当下的存在。因为他们,当下才有了更多回望历史、延续历史的可能性。

影片导演陈凯歌在谈及《志愿军》三部曲时曾言,“我最害怕就是这些人被遗忘,这是我去拍《志愿军》三部曲最大的动力。”作为重要历史事件,它应该在当下被更多的观众理解和接受。这就意味着,它需要通过不同媒介、不同形式在现在以多种方式加以呈现。就《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电影而言,它的上映、宣发等都给了更多观众了解这段历史的机会。与此同时,影片对不同人物的书写,也让更多的历史人物能够被观众了解和记忆。这亦是一种历史在当下的赓续。在具体表现方面,为了让现在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电影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影片中的情感线索丰富多样,既有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有家人之间的牵挂和思念。这些情感线索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还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场战争,以及战争对于人性的影响和冲击。大战来临之前,李想将离家时妹妹送给他的花传递给士兵们,这一刻,花所代表的不再是花,而是战士们期待已久的“好日子”。“过好日子”作为历史和当下共同精神价值的“最大公约数”,通过银幕和现实的观众完成了勾连,触动着观众的内心,让观众能够在情感上和片中呈现的历史人物产生共情和共鸣,从而更加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和那个时代。

“过好日子”不仅仅是“当时”的追求,也是我们现在的共同目标。它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用历史感和深刻的情感,让观众去认识到和平生活的可贵,以及为了这种生活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唤起观众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在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影片传递出的和平理念和历史记忆,以及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彰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2024-10-09 □饶曙光 《志愿军:存亡之战》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11.html 1 谱写一曲铁血不灭的英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