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少数民族文艺

金银滩上的“原子”课

□祁建青(土族)

“中国原子城”雕塑

“退役”后的西海镇“221厂”,一镇一厂,统称作“原子城”。也许人们下意识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地名,太过高冷玄秘,一般人联想不及。

一座以物理概念“原子”为标识的“城”,打开了它的门。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微观原子,与宏观巨量的热核武器,相关知识的打通与整合,就在这儿了。

有一张往昔军工迭代的示意图,需先行导入。大致说来,由石器转入青铜,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武器装备诸般制造,一向炉火纯青。到了热兵器革命后的近代,国运武备,逐渐式微,敌强我弱,多国列强肆意欺侮宰割——“兵者,国之大事”,那个落魄屈辱的年代,教训惨痛,不忍卒读。

前辈们立志改写这一切,不仅要建造自己的飞机大炮、坦克战舰,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氢弹以及火箭、卫星。积贫积弱、一无所有,要一举跻身于美、苏、英、法诸工业先进行列,这怎么可能、如何做到?多少惊险惊异,多少惊奇惊喜,原子城浮出冰山一角。

绝密级的角色身家,真容揭开面纱。第一代核武器研制基地,所有老旧设施原封不动。确实,国宝级的,“一片儿砖、一颗螺丝钉都没少”,并无夸张。

将此惊天秘密公之于世,底气格局,先声夺人。人们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到,铭着心、刻着骨离开,慕名而来,不虚此行。

鏖战告捷后的功臣模范们一一亮相,眉宇谈吐间,民族豪情、战士风采,轩昂笃定。拐角僻静处,复原了一些久远的小插曲、小情景。彻底放松下来,舒心惬意的相逢,是时代向我们招手致意。

草原上,水草愈显丰沛肥美。万千故人退隐远方,逐年增多的是牧家的牛羊。热闹非凡的旅游季,马踏野花、风过山岗,光荣的牧民唱一路牧歌,与昔日旧友策马同行。

那是建馆之初的历史。一堂精彩的“中国核武史”课,“金牌讲解员”卓玛绘声绘色,将我等彻底征服。

实物展藏目不暇接,都是珍宝,带来震撼。讲到飞机不幸坠毁,科学家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两人遗体紧抱,保住了绝密文件,我泪水夺眶而出。卓玛似也哽咽,哦,那是她执牌讲解的第一次。后来,每当讲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万众沸腾的场景,她说自己和参观者一样,“还会又流一次幸福泪”。

至今说不清,全基地共有藏品数量多少。事迹更待发掘,人们加紧工作。倒是“两弹一星”元勋,从开始就一位没少,集结号吹响在此,“有血有肉、有骨头有灵魂”。讲解员都堪称专业,而对我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启蒙。

比如核废物安全处理技术。从设计施工,到后来经过漫长的时间检验,做到了世界公认的顶尖水平。讲着讲着,一个负责任的核大国身影近在眼前。听着听着,不禁赞声连连,五体投地。

一上午都身在强大的磁场之中。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快速而牢固。象征科学之美的原子结构模型,放飞了人类文明的诗与远方。原子弹的刨面图示,其构架机理,摄人心魄。

年年都来原子城,不是浏览参观,而是见识、学习和深造,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现场教学立竿见影,几乎每个人,在这里都萌生出这样的英雄情结:“若换作是我,也一定会这么做,不留遗憾!”一种强烈的精神共鸣,让人立即想付诸行动。

以若干个分厂构成的厂区群,空间布局甚是大气辽阔。

那些隐蔽的掩体工事,60多年前的土木作业,硕大、规整而厚重,是解放军指战员的拿手杰作。半地下、全地下的体系构筑,安放精密的五脏六腑,运行牢靠而坚实稳固。绝非基于假想,曾经的敌人不止一个。那会是蓄谋已久的多次武装突袭,甚或核打击,只是没能得逞而已。

睹物思人,肃然起敬。时光与记忆磨砺擦亮,是一道道前沿火线,是不可测的雷区,是缜密的警戒哨。

每一处车间群落,都是现成的史实陈列馆。和盘托出,稍事整饬,极尽朴实。这就是一座座于无声处的体验馆,进去出来,叫人捏一把汗。

蓝天下,巨型爆轰靶墙,平地而起、高耸入云。无数次试验和记录,呼吸与脉动仿佛窒息。加厚的钢铁板壁,轰击痕迹密集,触目惊心——模拟核裂变的高温高压,令钢铁瞬间熔流。钢铁就是钢铁,铸刻下密麻层叠的文字,真正不朽且深刻。其名称很美学,曰“流体动力学”试验。从一个物理方程式E=mc2的解析求证,到一枚威力无比的炸弹组装成形,中间道路艰辛漫长,我们却走得很快。

那段岁月里,险象环生如临深渊,聚精会神而心如止水。核爆成功,蘑菇云腾起,那一刻他们也瞬间爆发,狂跳狂喊,又哭又笑。那是憋闷压抑太久,等待克制太久,若是你我在,也会一样。而他们却愈发成竹在胸,愈发心静如水。

“原子城”,这一冠名将永远显赫。从建设至使命完成,一座尖端的高等学府,师资雄厚,成果卓著,集理论研究与实用制造于一身,人才济济,桃李满天下。

连绵不断的大草原和祁连山,昼夜陪伴的蔚蓝大湖,一切不言而喻。

得往远处说一说。70年前,新生共和国遭遇大考。临危受命、破釜沉舟,举国动员,上下一心,原子弹是被逼出来的。“我们有自己的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卓玛说得好,值得一辈子铭记在心。

国家将任务放到青海,百里挑一选址海北草原。乾坤扭转破天荒,因为咱这是吉祥福地“金银滩”。

大国重器,核问题是尖端的大课题,常讲常新、愈讲愈新。研制和拥有核武器,是为了最终消灭核武器,巨大的悖论,表明科学与真理的风险与挑战,路径曲折、行进艰难。有一天,当人们能心平气和坐下来,商谈如何销毁核武器,核能转而造福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舟,“直挂云帆济沧海”。

了不起的中国航船,乘风破浪,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经受了多少“大考”?答案之一就在此。中国答卷,共产党人历经百年,前赴后继写出。

2020庚子年,“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落成金银滩。教学规模提升,课程教案展开,“出征”“会战”“攻关”“巨响”“追忆”“铭记”,一个个关键词提纲挈领、千锤百炼。翌年夏,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东方红卫星模型”正式入馆。随着“一星”到位,标志性模型实物齐全了。

展厅里,我竟读到了这段著名文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终极之问”等待解答,探索长路,就在脚下。答案破解在于日积月累,第二个百年,我们又出发了。

入学金银滩原子城学院,学员着什么制服?是解放军军服。下课回来,65式军装穿上,草绿色,解放帽,领章帽徽三点红,军歌就扯开嗓门唱起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2024-10-11 □祁建青(土族)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43.html 1 金银滩上的“原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