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那年暑假,家里给我添置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棕色的“二六”斜梁,产地是山东淄博。深浓的漆色夹杂着闪亮的银丝,漆质光洁剔透。作为交通工具,好看只是附加值,重要的是便捷交通。在此之前,我看过男孩子们侧歪着身子,一脚从横梁下方跨过,努力踩在脚踏板上,肩胛随着车子的前进高低起伏,风一般驰掣而去。整个暑假,每个清晨和傍晚,父亲护持着我,我紧紧握住车把,像拙劣的杂技演员,在尚未开市的菜场开阔平坦的水泥地上,歪歪斜斜兜着圈子。开学的时候,我基本掌握了骑车技能,可一到人多的地方,瞬间头脑空白,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其间,我撞过一堵青灰砖墙,剐蹭过别人的车尾,尖叫着有惊无险地与石墩擦身而过。可就在车技渐趋娴熟之时,我放弃了骑车。因为和班上一位女同学结伴而行,她没有自行车,我俩只能步行往返。就这样,我俩走完了初中,又走过了高中。六年的同窗兼同行之谊,内心忽而亲密柔软,忽而僵硬疏冷,彼此眼中,对方忽而可爱,忽而可憎。高考结束,我俩终于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岔路口,从此挥手不见。
参加工作那一年,我拥有了第二辆自行车。这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子,给我的学生时代画上句号,开启人生的新篇章。生活日新月异,自行车的款式发生很大变化。这次,我相中一款“公主车”,车把高高耸起,像两段彩虹,骑在上面,不必躬身驼背,姿态极为优雅。穿着长裙的女孩子喜欢把裙摆软软牵起,提在手心,婀娜绰约的姿影,在街角翩然闪去。
单位在近郊,骑车往返将近一小时,遇上顶风,还要更久。一路上,人烟渐渐稀少,越来越多的田垄和溪沟、杂草涌入视线,被时间放逐的牧羊人赶着羊群走向沉睡的山坡。近乎荒凉的乡路上,我们五六个人,欠着屁股,迎风努力蹬着脚踏板,一上一下,和当年的淘小子如出一辙,整个人忽高忽低,像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往直前。我们一边骑,一边唱流行歌曲,歌声里满是憧憬,仿佛明天的未知里必定有什么喜悦的礼物,等自己去收获、去抓取。日复一日,我们迎着东升的旭日,也拖着沉甸的夕阳,骑行在或平坦或坑洼的道路上。
惊鸿一瞥间,街头隐约晃过电动车的踪迹,蓄电池的加持似乎让它挣脱了地球引力,风一般驶过。电动车将人从劳力之苦中解放出来,轻轻拧动把手,车子便有了力量之源。大风天里,人们纷纷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吃力地推着车子,埋头,弓腰,努力献祭出膝盖,像是蹒跚在沙漠,挪动一步都艰难。这时候,电动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骑车人轻松自如,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我寻寻觅觅,终于找到县城里唯一的电动车销售店。在老板的热情介绍之下,我选了一辆苹果绿色的彪牌。我骑车在街道上兜了几圈,引来路人纷纷注目,这让我有些不安。回到家里,我把车锁在下房过夜,车轮再加一道铁链。一早推开房门,看见车子完好停在原地,心底涌起一阵庆幸。然而,就在我渐渐放下心来的时候,车子却在某个一觉醒来的清晨不翼而飞,两截剪断的铁链无力地趴在地上。很明显,偷车人有备而来,像睡梦中牵走温驯的绵羊,夜半时分,趁我酣睡之际,轻易带走了那辆彪悍的铁家伙。
就在我失窃不久,电动车开始一辆接一辆现身街头,款式也渐趋多样化,从先前的脚踏式发展到“大包”,外观看起来和摩托车无异。流线型的车身,像迅猛的大鱼,猛然划破空气,嗖地蹿出人群,眨眼不知所踪。后来,我又买过两辆电动车,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怎么都不如被偷走的那辆好看、好用。
生活再次泛起涟漪——公交车的出现,将县城人从风霜雨雪中解救出来。比起骑车,公交车更安全、更干净。县城不比市区,公交车少,乘客少,种种先天不足之下,发车晚点成为家常便饭,乘客也见怪不怪。愁人的是,越是雨雪天,公交车越是姗姗来迟,有两回大雪天,首班车索性停发,我不得不打电话给领导说明迟到原因。尽管这种情况不多,心头的焦虑却久久萦绕不去。
我和几位同事相约一道乘公交车上下班,下了车,离单位还有一段小路。为了抄近路,我们选择从菜园穿过去。冬天的菜园一片荒芜,田垄上结着清霜。几个人提着装有午餐的饭盒,聊着琐碎的话题,让这段路显得不那么死气沉沉。菜园建在一片高地上,走到菜园的边缘,像是站在了悬崖边,需鼓起勇气,大鸟一样展开手臂,笨拙地跳下去——扑通通,扑通通,一块块土坷垃从身后滚下,腾起一片黄尘。
在这个小县城上,私家汽车的出现迟慢而突兀,甚至带有几分魔幻色彩。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它并未在街道上疾驰,而是深陷于困顿之中。禁锢它的,正是它值得炫耀的资本——庞大,稳固,贵重。那是一个喧闹的清晨,狭窄的短街上,一辆白色小汽车被拥堵在街道中央,进不得,退不得。一名衣着整洁的中年男人站在车旁,焦急地左看右看,额头上沁出亮晶晶的汗珠——担心爱车被往来行人和车辆剐蹭。他模仿展翅的大鸟,虚张两只手臂试图去阻拦,却不知身体究竟该倾向哪一侧。眼前这辆车显然成为男子的负累,他心急如焚,不知拿它怎么办才好——它太昂贵了,也许花费了他多年的积蓄……我被人潮裹挟着走远,回头望去,搁浅在街道中央的汽车,仿佛一艘巨大的船只,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下,无比新鲜和耀眼。
相较于公交车,私家汽车当然更自由更方便,也更具掌控感。不必提心吊胆地在雪中等待,像约会一个可能中途变卦的人。半年,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车从四面八方相继涌现。单位里掀起考驾照的高潮,年轻人自不必说,年逾五十的大姐也撸臂挽袖,当仁不让。对于很多人来说,驾校学习都是一段“恐怖”的经历,紧张、疲惫,稍有差池就被教练劈头盖脸一顿贬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敢缺课,心情差到极点也要赔着笑脸……支撑下去的,无非一个自驾的梦想,像鸟一样自由,无远弗届。
当我不再搭同事的车,而是沉稳地坐在方向盘后,我独自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在刺目的阳光下,我恍惚看见骑自行车的我,骑电动车的我,和同事们说笑着穿过菜园、怀着隐秘的担忧等待公交车姗姗驶来的我……我知道,那漫长而恍惚的岁月,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交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