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儿文艺

不老“顽童”的祖地情缘

□鹭 白 林文蕾

作为华文儿童诗坛具有独特地位的诗人,林焕彰创作的儿童诗深具“诗想”,以非凡的“诗质”,温暖着众多孩子的童年。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他的童诗《影子》被收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人把他称作写诗的不老“顽童”,称作“两岸童诗交流第一人”。这可能要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他带领台湾儿童文学作家赴闽访问,开启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的“破冰之旅”的那个时刻。当时,林焕彰与冰心、陈伯吹、洪汛涛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进行互动,为两岸儿童文学创作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焕彰与祖地福建有着深厚的情缘。早在20世纪末期,他即与闽籍作家冰心、郭风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曾专程到福州拜访郭风,并进行深入的采风之旅。这种交流是文人的惺惺相惜,这可以从林焕彰《花和蝴蝶》和郭风《蝴蝶·豌豆花》两首分别诗中窥见一二。2011年,林焕彰到厦门参加两岸儿童文学交流活动,现场朗诵了一首题为“不在和在”的诗,深情回忆当年参与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的朋友,他以昂扬的声音朗诵“他们的作品还在,他们的精神还在”,诗作情感的真诚、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智慧深深地打动了两岸的文友。

十年前,林焕彰应邀到福州推广儿童阅读,住在东街口的聚春园。在这家深富传统的酒店里,他写下《城里的一只公鸡》,用一只公鸡唤醒一座古城的春天,用平实的语言点亮榕城的诗意。此次福州之行,令他对这座古城形成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太阳巷和白马路,更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在《飞向梦的童话城》里,他充分展开了作为儿童诗人的想象。诗人从东街走到太阳巷,进而联想到月亮巷、星星巷、天空大街,在寻觅的过程中,来到了杨桥路,再转到白马路,想象的翅膀再次启动,乘上白色的骏马,飞向梦的童话城。城市里的寻常路名,在诗人的笔下,变成充满童话意境的城堡,榕城因此笼罩上神秘的童话味道。

林焕彰走进漳州平和五寨乡,在新美村后巷,诗人流连于那些富有年代风味的老建筑之间。蜜柚花、红砖厝、稻草垛,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令他的心情难以形容。这是祖先迁台前的老家,是祖先流浪的起点。大约250年前,林焕彰的祖上从平和迁往台湾,到他已经是第六代。据家中族人回忆,在甲午战争之前,台湾的宗亲还经常派人返乡祭祖。1945年以后,他的堂亲还陆续回来祭祀过祖先。在此次寻根之旅中,他与当地林氏宗亲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血缘的力量令大家都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在此次寻根之旅中,林焕彰也抽空与平和的小朋友们分享阅读和写作的心得。他告诉孩子们:阅读是快乐的,创作是愉快的。创作儿童诗,让他保持了一颗快乐的心。在他看来,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诗歌和绘画的种子,通过读诗、画画能唤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返程路上,他写下了《寻根,要说那些年》,回顾了闽南人渡海迁台的艰险经历,记述了血脉传承的寻根心境。

诗人林焕彰有着深刻的祖地情缘,他多次到福建,与福建的作家、编辑和阅读推广人以及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这种两岸民间交流的形态,是带着爱与情感的互动,是发自心灵的歌唱。

(鹭白系鹭江出版社社长助理、编审,林文蕾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24-11-08 □鹭 白 林文蕾 1 1 文艺报 content76875.html 1 不老“顽童”的祖地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