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少数民族文艺

依赖诗的火焰烤手取暖

□马骥文(回族)

马骥文,1990年生于宁夏,回族,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妙体》《唯一与感知者》,曾获丁玲文学奖、十月诗歌奖、柔刚诗歌奖等

从远古到未来,诗不仅可以触动个体心灵最隐秘、最细腻的部分,引发共振和美感,同时也在浩荡的世界运动中产生着不可或缺的塑造作用。不论史诗、民间歌谣、文人创作,还是叙事、抒情、讽喻,莫不处于诗歌此种广阔而丰富的方法维度之中。

不同的个体对诗会有各类理解,这本是常态,因为个体理解诗歌的视野是有限的,而作为人类世世代代“集体创造物”的诗歌是无限的,它广博、丰饶、宽阔,对它的言说便会出现多重角度。但论诗者们常各自固执己见,并为此争论不休,就跟那些女娲捏的小泥人们一样,站在女娲前后左右高低不同的方位,固执地指着女娲争吵说她是这样的,她是那样的,论诗者们只就自己所看到的一面来申说。不同言说的背后,总是连带着不同的利益关系、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他们对诗歌的阐释,揭示的同时也制造遮蔽。

从根本上看,对诗歌不同的理解并非对立的关系。对诗歌的理解,非此即彼的思想路径并不有效,也无法真正激活诗的能力。诗是敞开的,流动的,和合共生的。这既指涉诗的生产,也涉及诗的接受。对于前者,诗应充分理解世界的缘由和形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应给人思想的启迪,而非相反;对于后者,诗的理解应建立在对各种类型、体式、风格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对每种都能给出合理、贴切、深刻的解释。在此意义上,诗歌的读法也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诗最有意义和最有魅力的部分,可能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向自我提问,向世界提问,向万事万物提问。只有在提问的过程中,诗与人类的多重互动关系才可以形成。这面向的是平等、自由和美好的世界理想。如果属于人类的那些真诚、善良、优美和温柔,被不断蚕食、异化和碾压,那么诗也可以成为最有力的武器,持续地抵抗那些破坏性的力量。从历史长河来看,在弘扬真善美方面,诗的力量永远不可低估。

这是由于诗保存着人类最真实的东西,包括人类最直接的情感、体验、思想、感受、心灵和精神等。诗在我们观看人性的深刻和世界的复杂的过程中提供着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直接、真实而有力。都说诗人是敏感的孩子,这种敏感恰恰说明诗将其洞察力带给了我们。在诗的方法之下,我们分辨出了世界的那些虚伪、荒诞、丑陋、粗暴的部分,并拒绝和远离那样的做派,而趋向于真诚、善良和优美。我想,诗在给我带来珍贵方法的同时,也给我以勇气,使我在挣扎和痛苦中并不因此沉沦,而能够遵从内心,继续坚韧地冒着夜雨赶路。

在现代社会,成为一位诗人,尤其是有独立思考、对现实保持清醒的诗人,是一件越来越艰难的事情。但同时,在今天,选择成为一位诗人也意味着一种荣耀与勇气。诗让我品尝到了人间的独特幸福,感受到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在冰冷的世界上,我时常依赖它的火焰烤手取暖。

诗在召唤我,诗的坚实后盾在支撑我,使我能够在生活的困顿、挫折和无奈中不致乱了方寸、消沉气馁。我总会想到,诗还在陪伴着我,这是最幸福的事情。诗不会给我压力,不会给我指派任务,不会让我做不喜欢的事情,诗总是那么宽容和温柔,即便我长时间顾不上她,她也总是默默地在那里等待我,等我回到她的身边。

2024-12-06 □马骥文(回族) 1 1 文艺报 content77282.html 1 依赖诗的火焰烤手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