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明
战国时,有齐人邹衍,擅长谈论天地之事;稍后有驺奭,以邹衍的观点和方法入文,深得齐王赏识,时人称颂“谈天衍、雕龙奭。”自此,“雕龙”成为中国古典语境中擅长文辞的譬喻。“雕龙”之说建立了“龙”与文章的联系,也暗示了“龙”的本质。先秦时代及更早期文献中,龙大多没有具体形象,即使在有具体形象的例子里,比起类似蛇虫的外形,文献往往更强调其“变化”的特性,贾谊归纳其为“龙变无常,能幽能章”。
这也是对当下中国科幻或推想文学面貌的一种概括。环顾今日,如果说一种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美学如今已是飞龙在天,更广大的当代中国科幻作品和作者则仍未摆脱潜龙之姿。在媒体的报道中,刘慈欣和《三体》之外的中国科幻作者和作品往往是一个面目模糊的聚合体,只能通过零星片段来推测其想象中的轮廓——一鳞半爪,正是描绘龙的方式。
以宋明炜为代表的学者近年来注意到中国科幻的复杂性,试图通过不同的框架为潜龙赋形。研究多将中国科幻的源头归为晚清时期的“科学小说”,无论是乘坐潜水艇探寻海底的贾宝玉,还是虚构的未来黄白人种大战,都反映出晚清知识分子在巨大冲击下对未来的思考与想象。1903年,周树人在其翻译的《月界旅行》(即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的“辩言”中,即认为“科学小说”可以“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甚至“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今日,我们面对变化的焦虑可能和百年前相当,又经过互联网的加工放大,演变成社会性思潮。作为回应,像《三体》这样,重点关注和预言未来人类宏观命运的作品成了对“科幻”的主要印象。
但想象力的时间之矢并不是单向的。倘若把人类的想象力建构本身——而不仅仅是面对未来的焦虑和回应——作为科幻的核心特质,视野会得到极大拓展。这也正呼应了达科·苏恩文等学者对科幻更本质的定义——科幻是由认知逻辑所确证的一种虚构的新奇性。这里,真实或者虚构的科技进展是认知逻辑的子集,相应地,对未来世界的呈现则是虚构的新奇性的子集。
在这个定义下,无论是《高堡奇人》式的或然历史作品,还是《使女的故事》式的科幻色彩作品,乃至《哈利·波特》式的奇幻作品都可以一同被纳入考量的框架,这正是近年来英语文学界的奖项和研究等不再将科幻、奇幻作品分开对待,而是用“推想文学”(Speculative Fiction)这个更宽泛的名称作为分类的主要原因。在中文语境中,“推想”的概念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作者接受,但远未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普及。
更重要的是,这个新框架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科幻乃至幻想文学的流变。在走出了“现代性”的迷雾,卸下“科学技术”“启蒙教化”等重担后,可以发现,在中文语境中,推想文学的源头远不止于晚清的“科学小说”,中国古代神话、传奇、志怪的影响同样深远。作者们早就意识到,关于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并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条很重要的副线。
能否像将龙形还原为蛇身、鹿角等组件那样,在更广阔的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为今日的中国科幻或推想文学找寻出更多源头?这让我们想起了Ward Shelley那张著名的可视化信息图表: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说史),从西方文化的视角描绘了科幻小说从起源到当代形式的演变过程。本文仿照其图式,加入中国文学和文化史的视角,把视野范围内的中国科幻/推想作品粗略分为四条脉络,从叙事学或文化史的角度做一简要介绍。需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归于哪一条脉络,这些作品里都存在着大量的交叉与融合现象,这是研究中国推想文学困难所在,也是迷人之处。
第一条脉络,是对古典传统的承接和创新。现当代推想文学和中国古典语境的交融至少可以上溯至《故事新编》,百多年后的当代作者们则面临更多维度的碰撞,除了古与今、中与西,还有较大尺度上的科技与人文、较小尺度上的文学与新媒介、不同文学传统间的碰撞等。骑桶人、舒飞廉、飞氘等人的作品是这条脉络的代表,古代神话、唐传奇等古典传统往往作为想象的缘起,但不是答案。在这些故事里,古典传统审美是皮,当代文学范式和思维方式是肉,更深层的骨或魂则往往古今共通。几条更幽暗的脉络也与之相连——2000至2010年前后,以“九州”为代表的奇幻文学,以及以“榕树下”等文学网站为代表的早期论坛文学。如今,这些脉络上的大部分作者或离开了创作,或汇入了更宏大的网络文学一脉。中国网络文学在近十几年间经过无数迭代,近年来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和影视界的双重关注,与本文所探讨的科幻或推想文学的联系也紧密深远,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第二条脉络即是晚清“科学小说”。不难理解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精英学人在经历了世界观被颠覆的巨大震动后的启蒙和改造之心,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直到今日,以科幻的形式,就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知识普及仍是许多作者的追求。和早已轻装前行的西方作者相比,“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可能仍是一种重担。强调这一时代背景的中国科幻小说往往会从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展开,把历史背景下的中西文化碰撞和冲突作为故事的核心,也试图用现代或者西方目光重新审视传统所承载的意义,较为典型的作品有梁清散的晚清蒸汽朋克系列。这一脉络也延续到了刘洋、滕野等作者利用科研背景,对注重技术细节的黄金时代经典风格进行再开拓的“硬科幻”小说中。
更进一步,如果不仅把真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想象力的来源,视野将会更广阔。这就是以韩松、凌晨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第三条脉络。在这条脉络上,当然有反乌托邦类型作品的社会性反思,但更强劲的输入可能源于《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中对现实社会、个人境遇的深切关注以及强烈的文体意识。中国当代文学自先锋文学时期便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余华等皆对超现实和现实的结合有精彩处理,在双雪涛等更年轻一代的作家笔下,高概念、超现实题材更早已不是“科幻”或者“类型”文学的专属。这也是以“推想文学”的大框架重新考察相关作品的另一个原因,除了对内涵的辨析,对外延的重勘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在这个信息连通性极大,但壁垒和圈层也无处不在的时代,对于文学书写乃至更广阔的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而言,什么是新的边界与可能。
相比于前面三条时代与文化特征鲜明的脉络,最后一条脉络的基底是一丛更通用的毛细血管网络——经典推想文学范式。换言之,它们是更符合一般印象的科幻文学,但每一位作者的每一篇作品又自有其渊源和侧重。在刘慈欣等前辈之后,无论是陈楸帆、夏笳等人以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视角对于赛博朋克与科幻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或者是顾适、王侃瑜等人将更鲜明的女性主义表达融入作品的尝试,还是双翅目、杨枫等人将书写方式和认知体系的建构与突破本身作为表达主体的努力,都体现了新一代作者的广阔视野和勃发雄心。在这些作品里,无论是关心议题、叙事方式、继承的文学或文化传统乃至遵循的评价体系都难以一言以蔽之。脉络的融合与交叉纷繁杂陈,甚至难于辨认,但这正这是“龙变无常”的真正体现。
(作者系青年科幻作家,本文为“龙”主题推想小说集《今夜有龙飞过》的导读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