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杨 虞 婧
12月24日,在冬日的暖阳中,50位受邀参加中国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的新会员走进“鲁院大讲堂”,聆听作家刘庆邦带来的文学课。此次活动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主持,并同时进行网络直播。
面对今年新入会的会员代表,刘庆邦不禁回忆起自己1990年加入中国作协的往事,就在去年7月的“作家回家”系列活动中,他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入会纪念牌。讲座中,刘庆邦深入探讨了生命和文学、人品和文品、人格和文格的关系,既有创作的亲身经历,也有深刻的生命体悟,坚定了新会员们的创作信心。
“文学作品就是写‘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刘庆邦谈到,自己几十年来的写作一直是从“人”出发、从心灵出发,凝视自己的心。他曾被母亲反复说是一个“心重”的人,于是开始思考“心重”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心眼儿小、爱钻牛角尖,还是遇到什么事情想不开、放不下,这是不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状态?他最终确认,一个人的“心重”,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关乎一个人的敏感、善良和对责任的承担。作家很可能都是“心重”而非“心轻”的人,“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不往心里去,那我觉得他很可能成不了作家。‘心重’是成为作家的必要素质”。刘庆邦说,文学创作是劝善的,期待新会员们对生活有所观察、有所用心,承担起通过创作改善人心的责任。
一个人的写作和生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刘庆邦看来,每个人的作品都是创作者的生命之歌、生命之舞、生命之诗。作品是精神形式和心灵的外化,有什么样的生命质量、生命力量、生命分量,就会写出相应的有质量、有力量、有分量的作品。
什么是作家生命的质量?刘庆邦表示,作家生命的质量,指的是一个作家的人格,它至少应该有六种标准:“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勤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刘庆邦坦言,他也曾对自己的创作才华有过怀疑,但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意志力。几十年来,他都是每天早上4点起来扭亮台灯,开始写作,大年初一也不例外。“船的劲儿是在帆上,人的劲儿是在心上”,刘庆邦鼓舞新会员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心劲儿”,在文学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提到“生命的力量”,刘庆邦解读到,生命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来源于审美和反思。写作是靠哲学支持的,一个作家在生活中要善于思索,遇到事情要问一个“为什么”,这样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品。同时他认为,一个人“生命的分量”并不是先天赋有的,“是后天经历一些事情,有一些坎坷磨难,被人误解过、轻视过、批判过,经过锻炼再锻炼、加码再加码,才使这个人的生命逐渐变得有分量起来”。他勉励新会员们,无论生活还是创作,遇到挫折时可能就是在积累分量,要相信有分量的生命会带来有分量的作品。
学员们认真记录下自己的听课感受,在提问环节,大家围绕短篇小说的创作方法等问题向刘庆邦请教。来自山西的作家赵光华表示,自己看过刘庆邦的每一篇短篇小说,受益匪浅,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创作困惑——如何把生活琐事提炼成有趣的小说细节。“我现在也仍然在写短篇小说”,刘庆邦回答道,“作家不要放弃短篇小说创作,短篇小说是星辰,是对一个作家把握生活能力的考验”。细节决定短篇小说的成败,把小说写“细”的关键是心灵化的处理,最细的是人心,要通过人心来把细节细化、扩大、拉长。
河北作家李冬梅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她对短篇小说的写作也产生了兴趣,但感觉琢磨得越多越不敢动笔,想了解“短篇小说开头是否有窍门”。刘庆邦肯定了她想尝试短篇小说创作的想法,同时建议不必执着于在开头“一鸣惊人”,很多时候往往是越平易自然越好,用力太过容易过犹不及,放松的状态反而可能会使文章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