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位列欧洲中世纪四大史诗之首,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第一座丰碑。《魔戒》作者托尔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等前辈学者都曾译注过这部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本书译注者冯象是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耶鲁法律博士,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他于1987年开始翻译《贝奥武甫》,其译注成为学界经典权威的译本。30年后,冯象重新修订旧译本,2025年1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独家推出插图珍藏版。
丹麦国王罗瑟迦称霸两海,国家越发强盛。不料引来怪物葛婪代,从此鹿厅变为屠场。高特王子贝奥武甫为报恩前来助阵,手刃怪物葛婪代及葛婪代之母,赢得了贵族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五十个冬天”后,毒龙来犯,年迈的高特国王贝奥武甫深入龙穴独战恶龙,将其拦腰斩断。然而此时,英雄自知运数已尽,他最后看了一眼用生命赢来的黄金,走向命定的死亡……《贝奥武甫》的故事主干清晰明了,开头和结尾一对“异教”葬礼托起史诗壮阔的叙事;三场搏斗、杀怪刺龙,构成史诗的叙事主线;一位古日耳曼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贝奥武甫》是欧洲史诗中的另类。不像古希腊和罗马的典范,荷马史诗同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它从未充当全民族的课本或诗人的教材。它之被尊为史诗,乃是因为其思想之深沉、风格之高雅、时空之宏大。”冯象如此评价道。“现代贝学”开创者托尔金在其著名演讲《贝奥武甫:怪物与批评家》中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史诗的创作“诗意”胜于“史感”,整首诗宛如一个精妙的、有设计感的建筑。史诗的复杂性、多重性正缘于此。因此,托尔金不仅称其为“最美的古英语史诗”,更盛赞“它窥见宇宙的奥秘,承载着人类对其命运与追求的永恒思索;它屹立于王孙贵族的琐碎战争之上,超越了历史的时空界限”。
《贝奥武甫》不仅是英国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西方奇幻世界最重要的源头,它是托尔金开创的“中洲世界”的灵感之源。 (刘 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