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庸是一位兼具学院派与网生派气质的知名网文评论家,在这本新著《网络文学青创爆款方法论》里,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其学院派气质主要体现在这本书对网文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的构建与把握上。庄庸对“爆款”网文乃至对整体的网络文学有着非常坚定和明确的基本观点与核心观点,这使其在行文中从不犹豫与闪烁其词,而是充满理论自信,显得从容不迫。他对网文的阐发更像是“六经注我”的方式。由于很早就进入网络文学现场,又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庄庸往往能够直达网络文艺创作的底层逻辑,并已形成兼顾宏观与微观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评价体系。因此在解读具体作品和现象时,已经不需要经过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论综合与总结的过程,而是直接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式。各种材料信手拈来,围绕着他的基本观点和核心观点旋转,形成了极强的向心力与穿透力。如在书中,他提出了这样的网络文学青创爆款法则:
从“说法”(话语体系 )走向“做法”(人设角色驱动序列)和“写法”(作者创作和生产的笔法、章法和文法),通过“想法”(思路、逻辑和结构),抵达“活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立法”设定集)——就像从“重活”到“乐活”、从“苟活”到“快活”,从“求活”到“美活”,活着,就要好好活着,且要活得更美好。
这段话相当浓缩,涵盖性极强,涉及网络文学及其IP改编的方方面面,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同时又沟通了文本与人生、文本与时代。用庄庸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多维互动链”以及“时代回答链”。而这段话也因此成为全书的精髓与基座,决定着全书的框架。从这段也可看到,庄庸有意地不用那些西方理论词汇和酷炫的词语,而是从生活的经验和最直接的阅读感受中去寻找和提炼那些最本质和纯粹的词汇,面对网络文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具有解释力的言说。这让我想起了李泽厚,他在构建其“情本体”论时,是从“人活着”这个基本事实出发,通过回答如何活、为什么活、活得怎样等朴素的问题来阐释其思想体系的,这同样是从生活经验出发,由具体至抽象。看似简单、直白与口语化,又表现出相当的理论自觉与理论野心。
庄庸“网生评论家”气质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写书、编书速度与效率奇高,写理论著作可以像搞网络文学创作那样行云流水。从这本书参考文献中所罗列的,这些年他自己所写的著作目录,就可以感觉到他创造力的旺盛,着实令人羡慕;二是其语言特别生动活泼,常用比喻和短句,经常一句话一段,常用判断句。例如:“男频就像穿戴重甲,碾压原住民: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自我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性。”“女频就像是穿着轻盈虎豹野性裙的丛林猎手,灵活地穿梭于古代黑暗森林之中:我来了,我被看见了。我就像迷死人的梅花鹿,自带知性、独立和自信的美丽光环……我爱自己,超过一切!作为一个具有现代观念的女人,不是‘为悦己者容’,而是为了‘悦己’而‘容’。”“‘谋爱’更像是‘谋生’的附带品:就像你买了一台超实用的大冰箱,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小巧精致的咖啡壶”,等等;第三,庄庸对网络文学的阐释是从自己的观察出发,喜欢用自己的话去分析文本、总结现象与发现规律,而不怎么引用他人理论,他的参考书基本上全是自己的著作。这是长期在网络文学领域耕耘的结果,也是笔耕不辍,不断与现象纠缠、与自己纠缠的成果与心得。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