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历史,一眼万年。南京城墙库房内,现珍藏有约60万块城砖,这些城砖大多源自多年的回收积累以及2016年启动的“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这些城砖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具备不可替代的研究与观赏价值。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通力合作,从库房砖中精选100余块具有代表性的城砖收入《城铭流韵:南京城墙库藏精品砖文图录》一书。书籍通过精心整理归纳的高质量城砖照片和拓片,结合多角度的分类展示与详尽解说,深刻传达了南京城墙砖所蕴含的深厚而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 ——编 者
南京城墙,作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造的都城城墙,不仅是中国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且真实性最佳的城市城墙,更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墙上数以亿计的城砖,每一块都像是历史的使者,而砖上的铭文,更是一座露天的珍贵史料库,承载着多元且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界就开启了对南京城墙砖文的收集与研究工作。自90年代起,陆续出版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图录,如《明南京城墙砖文图释》《南京城墙砖文》《铭文天下——南京城墙砖文》等。这些图录虽然出版的立意各不相同,但在选材上却存在一个共同特点:主要选取馆藏标本,而大量普通的、回收后用于城墙保护和维修的库房城砖,却很少受到关注。直到新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城铭流韵:南京城墙库藏精品砖文图录》(以下简称《城铭流韵》)问世,这一遗憾才得以弥补。
《城铭流韵》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研究人员精心挑选了106块极具代表性的城砖照片和37张珍贵拓片。这些素材均来自近年来“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回收的散落城砖。值得一提的是,城砖拓片与测量数据是高校师生在“南京城墙库房城砖信息采集”项目中精心制作采集而成的。书中还融入了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最新的砖文研究成果和重要发现。相较于以往的砖文图录,本书具有三个显著特色:
首次展现库房城砖遗产价值。这里所说的“库房”,主要是指南京集庆门段城墙的内部空间。自2009年起,该空间就用于存放城市建设过程中回收的城砖,目前存量约达60万块。与城墙上只能看到部分砖文信息不同,库房城砖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砖文信息的完整性。只有获取完整且丰富的砖文信息,才能够开展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在过去,能获取这种完整信息的机会仅存在于明初朱元璋筑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拆城、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抢险维修及大规模修缮这3个时期。如今,库房城砖成为研究砖文的第四个关键时期。与珍稀且带有“贵族”属性的馆藏城砖不同,库房城砖往往更具普遍性和“平民”特质。倘若不及时对这些库房城砖进行整理,它们很快就会被再次砌筑到城墙上,这对于南京城墙的基础研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2019年底至2020年7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金陵科技学院携手开展了“南京城墙库房砖文信息采集”项目。这是对库房城砖整理的首次尝试,收获了丰硕成果。正是基于这一项目成果,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萌生出为“平民”城砖“立传”并整理出版的创意。可以说,本书首次向学界展示了南京城墙库房城砖的文化遗产价值,尽管展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颗粒归仓”活动的成果汇报。自20世纪80年代起,南京城墙进入大规模维修和保护阶段。由于散落的城墙砖广泛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数量庞大,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仅依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扩大城砖回收的覆盖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应运而生。作为对该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城铭流韵》所收录的城砖均为回收的散落城砖。书中绪论对该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还专门设置单元展示多幅城砖库房照片。照片中,海量城砖整齐打包堆放,如同列队待发的士兵,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本书从公开出版的角度,首次对“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汇报展示。这不仅是对全社会关心支持南京城墙保护的感恩与回馈,也将激励更多市民和单位投身到城砖回收这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
砖文图录形式设计的匠心之作。除了具有重要的研究与普及价值,本书在形式设计上也别具匠心。本书由多次荣获“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的图书装帧设计师周晨亲自操刀。书籍巧妙借鉴南京城墙中华门两侧马道的建筑元素,采用爬坡式装订技术。读者在翻阅时,仿佛正沿着城墙的历史轨迹缓缓攀登;合上书,又宛如一块历经岁月沧桑的城砖。封面及内页选用具有历史感的纸张,并运用特殊印刷工艺,与城墙的质感相得益彰。每页纸张的排列与装订都经过精心考量,确保坡度一致,阅读流畅。这种设计既表达了对城墙建筑艺术的敬意,又提升了书籍的整体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设计师希望通过本书,将厚重明城砖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即“视觉的精神性”完美呈现出来。此外,《城铭流韵》创新性地将文物图片、城砖拓片(仿)、库房照片等不同内容有序编排于一书之中,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城砖。
《城铭流韵》是南京城墙砖文图录领域的一部创新之作,还获得了央视财经频道在纪录片《雅印风华》中的推荐。它首次展现了库房城砖的学术价值,是“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活动成果的精彩汇报,更是一件设计精美的“城砖”艺术品,集学术性、普及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从砖文可知,明初南京城墙砖的来源覆盖今长江中下游五省170多个县市,无数百姓参与了城砖的烧造与运输,南京城墙可谓是长江上“漂”来的城市象征,也是我国体量最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长江文物。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充分展现南京城墙砖文的多元文化遗产价值,助力中国明清城墙(南京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为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探索新路径,用“平民”城砖奏响一曲韵味悠长的长江文化乐章。
(作者系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城墙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