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凤凰书评

在诗意里邂逅大唐风华

——评祁智《我的唐诗阅读笔记》

《我的唐诗阅读笔记》,祁智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4年11月

□吴 燕 张艺玮

唐诗作为中华文化诗性魅力的卓越代表,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意境的深邃悠远,屹立于汉语言艺术的巅峰。在唐诗的字里行间,既有金戈铁马的边塞风光,又有长安城里华灯初上的繁华盛景,还有江南水乡烟雨楼台的婉约风情。每一首唐诗都在千年的墨香中缓缓舒展,共同勾勒出一幅描绘大唐气象的瑰丽长卷。在《我的唐诗阅读笔记》一书中,祁智汇集了62篇研习心得,广泛精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人佳作。从初唐虞世南的《蝉》到晚唐韦庄的《台城》,他以灵动的笔触,将诗歌背后的时代背景、诗人的人生境遇以及文化脉络,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为读者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唐诗阅读盛宴。

祁智将唐诗放置于广袤的时空维度中,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清晰勾勒出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从古老的《弹歌》,到经典的《诗经》《楚辞》,再到乐府诗,探寻其中的文学传承脉络。他感慨道:“唐诗里的月亮是从《诗经》《楚辞》《乐府》里升起来的。”在唐代,“以诗取士”成为一项重要制度,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关键内容。此外,干谒、行卷等文化风尚的盛行,促使文人墨客纷纷通过诗歌来展现自己的才情,以谋求仕途发展。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读者得以深入了解唐诗深厚的文化根基,明白诗歌为何能在唐代达到发展的巅峰。

书中对唐诗的细读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精心编排的,这也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作者借助纵向的历史视角,生动展现了唐诗发展演变的轨迹。从初唐的朝气蓬勃,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到盛唐的恢宏灿烂,尽显盛世的豪迈气魄;再到中唐的平实深沉,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直至晚唐的清丽余晖,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与无奈。读者能够从中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对诗人创作的深刻影响,能在一篇篇诗作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就拿杜甫来说,他年轻时创作的《望岳》,充满豪情壮志,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尽显意气风发。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写下了《春望》,此时他眼中的世界已不再是曾经的壮丽山河,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满目疮痍。在“三吏”“三别”中,他更是以白描手法,细致记录了战乱之下百姓的离散之苦、分别之悲。到了晚年,杜甫登高远眺,眼前唯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秋景。杜甫的诗歌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暮年的沉郁顿挫,他的人生轨迹正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时间是贯穿唐诗的纵向脉络,那么意象便是连接不同诗作的横向纽带。祁智在书中巧妙地将含有相同意象或主题的诗歌并置比较,展现出不同诗人的独特表达。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在唐诗中被赋予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内涵。它既可以映照盛世的辉煌,如李白笔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展现出月光润泽万物的温暖;也能够寄托离乱的哀愁,像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流露出无尽的寂寞与忧愁。同样是描写边塞风光,祁智认为诗人不同的经历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同风貌。这种并置比较的解读方式,让读者看到,在同一片天空下,诗人们虽与时代同频共振,但又各自创作出风格迥异的诗作,传递着独特的生命体验、情感感悟与人生哲思,这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理念不谋而合。

祁智还凭借独特的文字风格,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全新诠释,在古典诗意与现代感知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他对照唐诗原文,用通俗易懂又富有诗意的现代话语,重新演绎古典诗歌的意境。在赏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时,他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下已是初夏,百花凋零,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却刚刚绽放,怎能不让人惊讶。‘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总是抱怨春天逝去后无处寻觅,却没想到它悄悄藏在了这里,充满了童趣。”点评杜牧的《清明》时,他说:“‘泪如雨、魂欲断。’前两句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如何驱散心头的寒意、浇灭心中的忧愁呢?唯有借酒消愁。一句‘借问’,打破了沉闷,让诗有了转机。牧童以遥指作答,此时无声胜有声,为这一转机增添了生机。顺着牧童遥指的方向望去,杏花绽放,村庄错落有致,想必那里正有一面酒旗在风中招展。”他的文字简洁而灵动,精准捕捉到了诗歌的韵味与节奏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瞬间领悟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祁智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始终营造出一种亲切、轻松的氛围。阅读这本书,就如同在闲适的午后,与一位熟知唐诗的老友促膝长谈。他用最自然质朴的方式,引领读者走进唐诗的世界,品味诗中的悲欢离合、世事无常,感受那些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的文字魅力。

唐诗的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而《我的唐诗阅读笔记》则为这份魅力注入了新的活力。该书摒弃了刻板的学术分析,采用自由随性的随笔形式,将时代背景、诗人经历与诗歌文本紧密融合,让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活,诗歌的情感更加真挚。读者得以在千年诗意的照耀下,尽情追寻属于自己的文学梦想。

(吴燕系南京大学教授,张艺玮系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2025-02-17 ——评祁智《我的唐诗阅读笔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8158.html 1 在诗意里邂逅大唐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