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新作品

寻香古勒巴格村

□王新梅

午后,怀揣着对罗布麻花茶的期待,与赴一场繁花之约的渴望,我踏入尉犁县古勒巴格村。听说这里,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是花的海洋。

车停村口,刹那间,烂漫繁花撞入眼帘。高的树、矮的树,粗的枝、细的枝,粉的、绿的、白的花朵,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热烈而奔放,恰似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为我这个远方来客绽放。儿时的我,混沌懵懂,对四季更迭、花草荣枯、鸟语婉转这些自然的馈赠浑然不觉。随着年岁渐长,身体似生出无数触角,对大地上二十四节气的神奇变幻愈发敏感。尤其是花朵,总能唤起人类心底最纯粹美好的情感,世人又有谁能不爱?

往村子深处走去,各种花香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细嗅之下,丁香花的味道格外浓郁,带着一股冲劲。我在农村长大,深知村人形容香气浓烈不会用“花香馥郁”“花香四溢”这般文雅之词,会说“冲鼻子香”。一个“冲”字,质朴又生动,让香味瞬间有了动感,令人遐想万千。

南方花期悠长,还未立春,梅花、水仙、迎春等花卉便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奇斗艳。而新疆的花期则来得晚些。清明过后,大自然才缓缓吐露芬芳。新疆地域广袤,天山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地处南边的尉犁,春天比北边更早一步。

不远处,便是我寻觅的罗布麻产品销售处。罗布麻,俗称“仙草”,是尉犁境内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沿岸特有的草木。它形高秆直,叶子细长,与新疆南部的百姓喜爱种植的夹竹桃同属一科。然而,与毒性极强的夹竹桃不同,罗布麻全身是宝。叶子可制茶,花能酿蜜,秸秆能加工成纤维,制成有益健康的麻制衣物,真正当得起“仙草”之名。过去,罗布麻是野生植物,这几年,尉犁县邀请专家攻克种植难题,让它在各村大面积扎根生长,为村民带来不少收益。因其最早在罗布泊形成的罗布平原被发现,又可用于纺纱织布,故而得名“罗布麻”。为父亲选好降血压的罗布麻茶后,我决定在村子里随心漫步。

和尉犁县的许多村子一样,古勒巴格村的道路早已硬化,可热爱种花的村民在房前屋后都留出了一方土地,用来栽种花草。颇具文学气息的丁香花随处可见,细碎的小花簇拥成饱满的圆锥花穗,每一朵四瓣小花都像薄纱裁就的铃铛,轻盈地垂在枝头。淡紫色的花瓣有着渐变的水彩韵味,从花心的乳白晕染至边缘的浅紫,宛如被朝露润泽过,晶莹剔透。金黄的花蕊藏在花冠深处,恰似撒在丝绸褶皱里的星屑,微风拂过,花穗摇曳,清甜的芬芳随之飘散。

路右侧的河渠边,大片的玉兰花、梨树、杏树、苹果树、海棠树肆意生长。这些树木仿佛携带着对季节的承诺,依着时间的召唤,依次开放、凋零。在这花开花落间,光阴变得具体可感。

尉犁县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库尔勒“后花园”的美誉。春天的古勒巴格村没辜负这美誉。我仔细辨认着各种树木,仿佛在与老友一一寒暄。有一种花,我却叫不出名字。它花瓣呈淡若无痕的粉色,指甲盖大小的五瓣花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树枝上。见我们一脸疑惑,院子主人阿娜古丽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着走来告诉我们,这是樱桃花。我不禁想起那句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阿娜古丽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这位慈祥的母亲说道:“女儿爱吃樱桃,我就买了树苗种下,三年了,终于长大了。”在新疆,樱桃花实属罕见。古勒巴格村所在的尉犁县,又名“罗布淖尔”,意为水草丰美的湖泊。这里全年热量稳定,樱桃这种南方树木才得以在此扎根。阿娜古丽正忙着给周末回家的女儿做甜点,她身上散发的慈爱,如同厨房飘出的烟火气息,让人倍感温暖、安心。

阿娜古丽和邻居家之间有一条小径,尽头是一处田地。田地里,开着红、白、粉花的树木错落分布,与黄土地、枯树枝、低头觅食的羊和几只鸡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古风画卷。这片花田属于吐衣洪家。村人向来不关大门,吐衣洪家也不例外,敞开的大门仿佛在无声地欢迎着每一位来客。吐衣洪家的小院中央,有一棵巨大的胡杨树,树龄已有一两百年,这在这片大地并不少见。尤其是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每年秋天,340万亩的金黄吸引着无数远方游客。而吐衣洪家这棵胡杨却与众不同,几根爬山虎的藤蔓紧紧缠绕,旁边还有一棵小白杨相依相伴。树旁立着一块牌子,为我这样的陌生人讲述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原来,吐衣洪的父亲吾吉小时候冬天在河边打水,不慎掉入冰窟,邻居王得福老人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水中相救。吾吉得救了,王得福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后来,吾吉为纪念老人,在胡杨旁种下了小白杨。如今,小白杨被老胡杨树紧紧环抱,就像当年汉族老人王得福抱着小吾吉。吾吉一直铭记着这份恩情,结婚生子后,给孩子取名“吐衣洪”,寓意“停留”“稳固”,希望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王爷爷,永远铭记这份恩情。饱经沧桑的胡杨树宛如一位持重的老者,刚刚冒出嫩绿的新芽;小白杨树干泛青,叶子舒展;爬山虎也开始抽条生长。三种不同的树木,相互依偎,共同书写着生命的传奇。走出吐衣洪家,路右侧的孔雀河一路相伴。河面不算宽阔,倒映着太阳的余晖和路边草木的倩影,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一曲流淌的轻音乐。

前方一处院子里,现代而热烈的歌曲声传来。我循声而去,宽敞的院子里,七八个年轻人正活力满满地谈笑着。染着黄发的古丽站在车上,摆着各种造型自拍;一个叫小刘的男孩正和伙伴们准备烧烤……院子四周,库尔勒人引以为傲的梨花肆意绽放。他们刚刚完成一场以梨花为背景的直播。这些年轻人穿着随意,小刘这个来自南方的小伙子,身着松垮的短袖短裤,还穿着与乍暖还寒的春天格格不入的露趾凉鞋。别看他们外表普通,实则各怀绝技,解说、拍摄、剪辑,分工明确。尉犁的羊肉、罗布麻制品、库尔勒梨、蜂蜜等特色产品,通过他们的直播间,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村子里的维吾尔族人大多能歌善舞,气温回升后,长长的葡萄架下坐满了人。都塔尔、热瓦普、弹布尔等乐器或独奏或合奏,曲调优美欢快。一位戴花帽的中年男子身子猛地向下俯冲,笛声瞬间响起,那笛声嘹亮高亢,直冲云霄,让我不禁想起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诗句。他背后石榴花树的叶子,也随着这激昂的笛声轻轻颤动。在离欢乐的人群不远处的院墙外,各种花苗整齐排列,那是爱美爱生活的维吾尔族妇女种下的牡丹、芍药、月季花、蜀葵。

离开时,已是黄昏时分。沉浸在花香中的古勒巴格村,气温渐渐降低。树木、院墙、悠然踱步的牛羊和老人,还有静静流淌的孔雀河……影子在夕阳下一寸寸拉长,天地间满是温柔与宁静。正在院墙上摆弄皮实耐活、花期长的太阳花的阿娜古丽笑着比画道:“天一热,我们的村子就像个香喷喷的馕,到处都是香味。”

香喷喷的古勒巴格村,我定会再来赴这繁花之约。

2025-03-10 □王新梅 1 1 文艺报 content78436.html 1 寻香古勒巴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