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世界文坛

《青年马克思》:

一本重新打开的青春读物

□张晓东

《青年马克思》 电影剧照

去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由法国、德国、比利时合拍的电影《青年马克思》(一译《年轻的卡尔·马克思》)最近登陆中国院线,是既合时又及时的:今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很多年轻人离本可以轻易获得的马克思文本越来越远。当年轻人(包括曾经年轻的40岁一代人)提到大学里哲学课的翘课、考试中的作弊时那相视一笑,他们真的了解,自己错过的是多么才华横溢的杰作吗?

海地导演拉乌尔·佩克显然对马克思并不陌生,更不是在已成惯例的影视资本运作下接的一个“行活儿”。作为并不多见的海地电影导演,他已经在世界影坛赢得了不少美誉,各大电影节都对他青眼有加。然而更重要的是,佩克的电影确实留下了马克思的思想印记。他的影片往往聚焦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发现社会问题,并屡屡为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发声,并且他的电影往往都能引起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比如他反映卢旺达大屠杀的作品《四月某时》比著名的《卢旺达大饭店》更具批判性;再如入围第89届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的《我不是你的黑奴》,不仅显示了导演扎实的案头工作以及在剪辑方面的突出才华,更再一次将种族歧视这个问题提到桌面上来,其意义在于,在“政治正确”已经让欧美中产阶级、小知识分子厌烦的今天,种族歧视并没有自动消散,而是相对隐蔽,更固化为一堵意识形态的高墙。当然,这部电影也遭到很多自以为“新”、实质却是保守者的攻击。

《青年马克思》的创作并不是导演一时兴起,同样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假如我们真的觉得有什么过时感,那说到底还是自己同时在思考和观察两个向度上的“无感”或假装无感罢了,反而反向印证了影片的现实意义。但就影院的上座率来看,应该说远远高于预期,而且青年观众占其中的大多数。虽然他们也大多拿着爆米花与可乐,但依然能认知到这绝非是一部什么爆米花电影。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可以让很多青年人重新翻开马克思著作,感受年纪相仿的马克思当年的深度思考,当然,我们今天的思考也包括其时代与个人的局限。

拉乌尔·佩克恰好也就选材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之前这一段时间,当时马克思、恩格斯都还不到30岁。这应当是导演的策略,一方面这样做避免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争议(有鉴于马克思的思想对20世纪人类进程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 120分钟电影容量有限,如今电影观众以年轻人居多,从操作难度上考虑,也较容易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从最终电影的呈现来看,应该说,也可以当作一个青春成长的故事来看——同时,其中由社会不公、资产原罪等激发的青春激情又显得合情合理。虽然总体看来貌似简单了些,但从传播的效果来看无疑更有利。那么,一场大约200年前的青春叙事,又是如何让今天的青年产生共鸣的呢?

首先是“立得住”的青春形象。近年国产“青春片”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是,创作者以为,演员只要有“颜值”,就可以保证成功。殊不知这样只会把电影拍成一个校园企宣广告一类的四不像。因为青春并不意味着像白纸一样简单,青春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或者野心勃勃,或者意气风发,这与人生其他年龄段有很大不同。青春的敏感、敏锐、敏捷,青春的无比珍视友谊,甚至青春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都有可能在大银幕上发光。导演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新生代德国演员奥古斯特·迪赫(虽然出生于1976年,但在已经成名的明星中仍算是青年演员)出演卡尔·马克思。这个优秀的演员非常准确地演出了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抱负,但同时也颇为自负狷介的年轻人形象。这个形象不仅仅是对大胡子马克思大叔形象的颠覆,而是较为令人信服的还原。奥古斯特·迪赫将表演分寸把握得非常准,既不故意装嫩,更不玩假深沉。他在出版人面前表现的那种清高,在前辈普鲁东面前表现出的城府感,在比自己大4岁的爱人燕妮面前偶尔又像个大男孩……这些准确的细节都让青年马克思的形象丰满而立体。而恩格斯的扮演者、堪称偶像颜值的斯特凡·克纳斯科(事实上恩格斯年轻时也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则演出了一个不满现状、目睹不公渴望改变,充满青春正义感,并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的“富二代”形象。虽说与马克思相比,这一形象略微单薄,但那种洋溢的青春激情还是很能感染观众的。年轻的恩格斯对爱情的执著、对友谊的忠诚,都能令今天的青年观众感同身受;而马克思、恩格斯在与雇佣童工的资本家对峙的那一幕,也会令年轻人感到很“燃”。而正是年轻的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很少有人提及那个闪闪发光的副标题: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这才是真正“酷燃”的青春吧,反观一些大众影视,却一味用肤浅的外表和虚荣的关注度引导年轻一代,是有多么低俗呢?

其次,影片直面了青春所遭遇的“事件”。青春面对琐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有的导演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似乎永远是失明的。《青年马克思》的导演对青春遭遇的事件是“直击”的。他还原了那个在资本逻辑的步步紧逼下,一个从小城来到首都的博士空有满腹才华、最强大脑,而捉襟见肘的生活不断将他从一个出租屋驱逐到另一个出租屋,甚至面临无立足之地、无面包裹腹的境地;这样的境遇让他对“资本”的贪婪和凶残有了通透的认知,并以他的方式开始抗争,抗争的结果就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这一切在叙事逻辑上也是可信的。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是,马克思在现实生活的压力面前一度要放弃。在海边,他对恩格斯说,“我已经快30岁了,弗里德里希,我没钱了,也没精力了。”

表面上,是因为《共产党宣言》交稿日子临近,而马克思还没有完成;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有两个孩子要养,妻子为他背弃了原来优渥的生活,跟着他有上顿没下顿;买房?不存在的;自己虽然有个博士学位,却在任何圈子里都没有学术话语权,对自己智商颇为自负的他难道没有学术上的雄心壮志?可他只能为了些许银两,一次次上门去讨那一点点稿费。试问,这一幕幕,今天各位青年有没有“代入感”呢?更多的人恐怕是会有一百个借口溃退吧,随后,就像契诃夫的主人公一样,变得庸俗,最后终于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当然,让马克思“累”的并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境遇。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仅仅是在海边吐槽而已。回到逼仄的房间,他们就写下了“一个黑色的幽灵在欧洲的上空游荡……”

而这仅仅是开始,在以后的几十年,他们从未忘记“初心”。

当然,《青年马克思》只好比是马克思的入门读物。但翻开这本书,或许会寻找到一个水草丰美的新世界。

2018-05-25 □张晓东 《青年马克思》: 1 1 文艺报 content20234.html 1 一本重新打开的青春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