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专题

像柳青一样吃透生活

□袁新文

作为20世纪具有标识性的作家,柳青留给我们很多财富。他的作品、情怀、人格、精神,都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在今天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专家学者对此有很多论述,作家评论家也有精彩的观点,让我获益匪浅。我想要表达的是,在当下,我们应当怎样弘扬柳青创作精神,像柳青一样吃透生活,进而繁荣文艺创作,破解“精品焦虑”,多出《创业史》这样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文艺创作的势头令人欣慰。统计表和成绩单看上去很有亮点。以网络文学为例,列举几个数字: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3亿,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到2442万部,较2017年新增795万部,国内主要网络文学网站的驻站创作者已达到1755万人,较去年新增355万人,其中签约作者61万人。目前网络文学作品日更新字数大约两亿字,相当于每天创作250部《红楼梦》。数量之大,令人惊叹。可是,这些文字、这些作品,有多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多少走进了受众的心里?又有多少影响了读者的心灵?

毋庸讳言,有些作家艺术家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为了挣“快钱”,为了当“网红”,说白了就是为了名和利,不辞辛劳地炮制所谓的艺术作品,把自己变成了创作流水线上的机器,没有生活积累就编,没有源头活水就造。他们也许不缺少才华,但他们缺少拥抱生活、敬畏生活,在生活中打一口深井的真诚态度。《人民日报》刊载一位作家的话说得好:文艺大家在哪里,经典作品在哪里,与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何时出现,正在成为整个文艺界乃至整个民族的期盼和焦虑。

其实,我们一直在呼唤精品力作,期盼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但是,为什么创作水平、作品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缺少生活的源头活水恐怕是症结所在。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艺术家,如果常年甚至多年不深入生活,或者只是在网上生活,靠拍脑袋、捻胡子甚至揪头发来编造故事、编造情节,怎么能够创作出经典之作?正如一位著名编剧所说,我们现在都在开着情节的列车狂奔,但人物还留在始发站。每年拍摄一万多集电视剧,但是留不住人物形象,是个问题。

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作家柳青不仅在皇甫村深入生活,一住就是14年,而且是身入心入情入;他不仅以农民的身份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而且用作家的头脑研究生活剖析生活。他常说,“在生活里,学徒可能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成匠人”。1960年8月10日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谈谈生活和创作的态度》指出,“作家应该一手拿望远镜,一手拿显微镜”,形象地说明用客观理性的态度观察生活研究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如此,他还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干预生活。看到农民的耕牛生病死亡,他为农民编写《耕畜饲养三字经》,被农民广为传颂;他调研陕北的土壤特质,撰写《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去世后《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正是因为他主张而且践行“要想写作,先要生活”的创作理念,正是因为他用心用情用功吃透了生活,他的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把柳青当作一面镜子,你会发现,当今现实中稀缺的,正是柳青精神内涵中富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期盼《创业史》这样的精品力作,也呼唤创作《创业史》的原动力——柳青创作精神,呼唤作家艺术家像柳青一样,用心用情用功去吃透生活!

2019-12-30 □袁新文 1 1 文艺报 content52878.html 1 像柳青一样吃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