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4年夏天调入鲁迅文学院的前身——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以下简称“文讲所”)工作的。
说起调到文学讲习所工作,是一件很偶然的事。1982年2月我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工作,但我不想就此放弃所学专业,一直希望能进到文化单位工作。也是机缘巧合,一天,我偶然见到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徐刚的夫人王英琦,当她得知我想调动工作时,立刻说,你想不想调到中国作协工作呢?作协的文讲所是培养作家的,接触的都是作家和文学,对你来说,比在其他地方工作都更对口。我一听,立刻表示同意。就这样,一周后调动手续全部办好,自此,我便正式成为了文讲所麾下的一名工作人员。
其实,我对文讲所仰慕已久,早在读大学的时候,怀揣着作家梦的我就曾经溜进过文讲所的教室。记得那是文讲所第六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在朝阳区雅宝路的空军招待所里上课,自以为人多眼杂,可以浑水摸鱼的我刚在一个角落里坐下不久,便被细心的文讲所的工作人员发现,被客气地从教室里“请”了出去。也许是缘分,时隔三年之后,我终于走进了文讲所这座被称为“作家黄埔军校”的文学殿堂,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我调入文讲所时的所长是资深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李清泉,副所长是老作家徐刚,两位领导都是老革命,待人诚挚、热情。他们先要去我发表的一些作品,看后对我说,在文讲所工作主要是为作家学员服务,要做许多行政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文学创作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我表示完全接受。于是,我被安排在他们手下做了所部秘书。当时所里的一个中心任务是筹建鲁迅文学院。1984年底,经中宣部批准,鲁迅文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第二年,考虑到教学管理岗位人手紧张,我被调到教务处,担任了教务处副主任,开始参与文讲所第八期(也是鲁迅文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期)文学创作班的教学工作。后来,我先后又参与了开办作家进修班、文学创作函授班(面向全社会公开招生)、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招收文讲所第七、八期学员)以及与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等工作,并于2003年起参与了鲁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工作。在鲁院期间,我曾先后在教务处、函授部(后改为培训中心)、教学研究部、办公室等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屈指算来,到今天已整整过去了三十三年的时间。
1995年的时候,我也曾一度离开过鲁院,去到一家报社的副刊部工作,但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学,还因为一直担任鲁院函授辅导教师的缘故,故始终也没有离开过鲁院的学员和同事,并于2003年再一次回到了鲁院。无疑,挥之不去的鲁院情结,萦绕于心的师生与同事情谊,难忘的文讲所时期的艰苦岁月和今天鲁院愈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是召唤我再一次回到鲁院的主要原因。因为不论走到哪里,你只要是在鲁院工作或学习过,就很难磨掉在你身上留下的鲁院印记。何况是一个对鲁院有着深厚情感、并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三十年的时间都牵系在了鲁院的人呢。
鲁院的魅力还在于它是我所见过和经历过的一所最特殊的学校,它的远播海内外的赫赫名声与艰苦卓绝的办学条件,它的骄人的辉煌历史与命运多舛的坎坷遭遇,它的独特的办学手段与一般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之间的巨大反差常常令人惊叹不已。
我有幸与它有过一段共同的跋涉,那曾经的艰苦岁月刻骨铭心、令人难忘。记得我刚刚调入时的文讲所,居无定所,经费紧张,全体师生挤在一个城乡接合部的绿化队的院子里,诸多的业已成名的作家学员蜷居在低小的平房里上课、写作、居住,没有餐厅,大家便捧着饭盆蹲在屋前的石阶上用餐,共用院子里的一个水龙头洗脸、刷碗,在露天的厕所里方便,用空酒瓶戏充文体比赛的奖品。在那座晴天一地土雨天一脚泥的院落里,你听不到一句不满或抱怨,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欢愉的微笑,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那样的充实、从容。来为学员授课的各路大家、名家络绎不绝地出现在那个宛如乡村农居的院落里,同切磋、共研讨,师生们在土房前尽情享受着文学的阳光与精神的盛宴,时常能听到的朗朗笑声、歌声,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那个抗战中的延安,想起了那个巍巍宝塔山下、滚滚延河水边的享誉中外的鲁艺和相聚在那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学精英们。
俱往矣,今天的朝外八里庄南里27号和2010年10月建成启用的文学馆路的鲁院新院址仿佛将之前的一切都永久地固定在了昨天的历史中,成为了一段封存的记忆,但那却是一段永远令人不会遗忘的记忆,是一段与今天的鲁院永远不可分割的记忆。从丁玲等老一代创始人算起,今天的鲁院已承载了至少四代人的努力与奋斗,正是那数以百计的为了鲁院的事业和发展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教职员工们,用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和赤诚的肝胆凝聚成了鲁院今日的灿烂与辉煌,更铸成了弥足珍贵的鲁院精神——忠诚事业,甘做人梯,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和培育文学人才无私奉献。在鲁院迎来六十六华诞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后来者都不禁要在心中默默地向这些鲁院的前辈们致敬!
学员们取得的丰硕创作成果是对鲁院工作最好的检验与回报。望着摆放在书柜里那一部部来自学员的作品,我常想,如果有一天能把鲁院所有学员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那将会是怎样一个规模宏大的文学作品博览会啊;如果有一天能把由这些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一一展播出来,那将汇成怎样一条浪花飞舞、延绵无尽的影视长河;如果有一天能将学员的翻译作品和被翻译作品一一展示出来,那将会是一幅怎样绚丽的囊括了我国各个民族和世界各个国家文字的精美画卷;如果有一天……
2002年创办的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掀开了鲁院历史上新的一页,续写了鲁院新的辉煌。至今已有一千多名优秀中青年作家、编辑家、翻译家和理论批评家在这里完成了高研班的学业,日渐成为我国文学大军中的骨干力量或领军人物。在中国作协的领导和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鲁院的教学与科研力量、经济实力与办学条件也都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提升和加强。自鲁十三、鲁十四起,高研班还开始接纳国外的优秀华裔作家,更加呈现出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发展态势。2009年以来,鲁院还陆续开办了网络文学作家班、网络文学编辑班以及与各地作协、行业作协联合举办培训班,港澳作家培训班,现在又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文学创作研究生班,使得鲁院的办学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鲁院的一员,我为鲁院昨天和今天而深感自豪、骄傲,为鲁院的学员们而深感自豪、骄傲,为鲁院辛勤的教师职工们而深感自豪、骄傲。值此鲁院建院六十七周年之际,我愿为鲁院送上一个最衷心的祝福,我深信不疑:鲁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自《永远的鲁院》,吉狄马加主编,作家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