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书香

黄河在这里拐弯

——读陈志国历史散文集《走进磴口》 □马永真

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坐在静静的书房窗前,打开《走进磴口》一书开始品读,不禁为扑面而来的该书的精彩打动心扉,一种想为该书写点儿读后感想之类的思绪油然而生。展读《走进磴口》一书,就会发现这是一本见证几千年河套历史变迁,体验自然原始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绘就山水林田湖草沙绿色生态新蓝图,展示地域地理历史特色和文化魅力的优秀之作。

《走进磴口》的作者陈志国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河套作家,他满怀对河套这片热土的激情,先后完成出版的长篇历史纪实小说《河套沧桑》《河套回眸》,长篇报告文学《穿越乌兰布和》等,尽显了河套文化的风貌。现在,《走进磴口》一书作为她们的姊妹篇出版,无疑为繁荣巴彦淖尔及内蒙古的文学艺术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打开这部书,磴口的地理、历史、人文信息及景观悉数迎面而来,动人的历史,奇特的地理,旖旎的风光,感人的故事令人陶醉,流连忘返。从这本书我首次获悉,磴口县是全国文物大县、旅游大县、产粮大县、奶牛养殖大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一带一路”最佳驿站最佳路线,著名的“秦汉古邦”“河套源头”“华莱士蜜瓜之乡”。从这么多的“大”和“著名”,足可见磴口资源富足、人杰地灵之一斑。更可喜的是近年来100多家中外企业投资乌兰布和沙漠,每年有近百万游客走进磴口游览探秘、拍照留念。以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各类商业活动、体育项目在各大景区频频举办,一个以绿色为先导走高质量发展路子的磴口正在向我们走来。

《走进磴口》全书31.2万字,其间连缀160多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再现了磴口县人文地理、人文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间故事和传说、土特产与美食等方方面面。该书有以下特色:

其一是浓郁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走进磴口》全面介绍了磴口历史与现实状况,它开明宗义地昭示了磴口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地理、历史等方面大量翔实的资料为根基,以新的时代视角,为读者描述了一个立体可感的磴口。比如在第一篇“地理与历史”的第一章“今日地理”中,该书以“漫话磴口县地形图”“黄河在这里拐弯”“游历乌兰布和沙漠”“巍巍阴山古迹多”等节、目,介绍了磴口的历史变迁和山川风貌。继而“大写意”地揭开了磴口重要地名的“面纱”,其中,“磴口县名”“磴口的‘磴’字考”“‘旧地’和‘新地’”等条目,都为读者提供了鲜为人知的地方性知识,起到了为读者“引路”走进磴口这片神奇土地的作用。同时“地理与历史”篇中的“历史沿革”“三盛公天主教堂往事”“老巴盟的故事”等章节内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范长江笔下的三盛公天主教堂”等篇,引发了我对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和本书作者深挚的敬佩之情。该书纵向问题、横向内容的编排写作方式,非常有利于各章、节、目在重点内容上的展开和深度展示,体现了该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经纬分布,又各有侧重,在书中表现得恰如其分,得心应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就是《走进磴口》的特色设计和精心写作给笔者带来的真实体验。

其二是讲故事的特色。该书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写作俗套,使该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不必说“民间故事与传说”篇,就是“景区与景观”“文物古迹”“博物馆”等篇的描述,也都显示了该书“讲故事”的写作优势。特别值得赞赏该书的是,随着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在该区的方兴未艾,《走进磴口》一书,以其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描述了磴口雄厚的旅游景观、人文历史地理资源,展现出该县旅游资源的原生性、多样性和生态性,这也应是该书的特点之一。“景区与景观”篇作为全书的重点篇目约占全书篇幅的近四分之一,其中介绍的景区与景观都是有深厚的人文地理、历史作为支撑,因而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厚重感,必将为增强磴口地区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

其三是提供了一份良好的旅游指南。可以说,目前磴口县正在运营的黄河风情旅游、阴山历史古迹旅游、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旅游三条精品线路,吸引游客将在磴口黄河岸边感受河套沃野、黄河雄浑,观赏黄河风情,回归自然,品味自然;在阴山之畔,探文物古迹,溯历史文化,品蒙古族美食,回味远古,感受神圣家园;在乌兰布和沙漠畅游沙海,穿越沙漠,观治沙成果,体验兵团文化,激情戏水,船荡碧波,品湖泊生态盛宴,食沙漠有机美食。磴口将这套丰富的旅游大餐倾情呈现于游客面前,相信这份旅游指南将会给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特别的惊喜。

总之,《走进磴口》一书的功能和感染力是多方面的,它内容详实,语言生动形象,乡土气息浓烈,雅俗共赏。它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读者对内蒙古河套文化的向往,从而焕发人们领略美丽磴口的热情,助力磴口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22-07-08 ——读陈志国历史散文集《走进磴口》 □马永真 1 1 文艺报 content65556.html 1 黄河在这里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