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凤凰书评

去过一种符合道义的生活

——读《德教释疑》 □金泽昊

2011年,刘东教授从梁启超文集中发现了《德育鉴》,为其撰写了新版序言,并推荐给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德育教材”。 2022年,译林出版社再次出版了梁启超的《德育鉴》,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刘东教授在其基础上加以解释和阐发的力作《德教释疑》。

《德教释疑》一书的副标题是“围绕《德育鉴》的解释与发挥”,即意味着此书是为《德育鉴》各章所做的“题解”。梁启超的《德育鉴》精选了先秦至明清各位大家德育修身的格言语录,加以一定分析和评述,编排为一篇例言和6章正文(“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共7个部分。在《德教释疑》一书中,刘东教授聚焦于《德育鉴》每个部分的两个核心儒学问题,加以剖析解释,由此便有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14篇“题解”。

读完刘东教授的著作,书中的很多观点和言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青年学者,试图学习探究中国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思想时,脑海中不由得会产生诸多思而不解的困惑。概而言之,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困惑。

一方面,困惑于“什么是真儒家思想”,因为儒家当然并不只是孔子的儒家,在孔子之后,不仅有孟子和荀子的性善性恶之辩、韩非子总结的“儒分为八”,还有后世的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仅从中国儒学本身的发展脉络看开去,后世对孔子思想模棱混沌的解读和发挥,也已经为我们“寻找旧道德”的道路布下了遮障阻碍。

另一方面,也困惑于“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站在现代的立足点上回头看,我们不仅见识过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也见识过传入中国的佛家思想,也见识过西方哲学包括康德和海德格尔在内的一众思想大家,所以,当我们要为现在的中国谋求一个“人生解决方案”的时候,当然不能高举着“传统文化”和“旧道德”的旗帜,不假思索地返回到某个古板的封建礼教当中去,而是要坦坦荡荡地让儒家思想接受其他思想体系的责问和碰撞,在其中找到一些真正的可取之处来。

这些林林总总的迷思与困惑,让寻求儒家伦理的公共价值的道路上迷雾缭绕、不见前路。而《德教释疑》一书正可以起到“拨开云雾”的作用,翻开目录,便可以看到刘东教授对德教中的问题意识之明确,试举几例:为什么要重返旧道德?儒家德教有何重要性?修己与待人的区别何在?道德需不需要形而上预设?在每一个章节里,都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再由娓娓道来、旁征博引的文字细细解答,对于参与通识教育的学生而言,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书名看来,《德教释疑》是一本教科书式的读物,但实际上它更近似于一本独立的作品。即使书中讨论的问题都是在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但刘东教授在书中的论述并不完全来自于现成的学术界结论,也不仅仅是对其他文本的注解和阐释,而是沿着《德育鉴》中的思路,对这些问题进行从零开始的铺陈和论证,对旧有的迷思进行整理和重组。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对《德育鉴》的“注疏”,不如说是刘东教授借着《德育鉴》的脉络和儒家伦理的问题意识,把他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见解条分缕析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这本书里,刘东教授延续了他在《天边有一块乌云》中对先秦儒学的理解,即坚持着“知之为知之”的儒家是“认识本位”的,并不把人生的价值依托于某一“超越性存在”之上,不去假设一个形而上学的伦理预设。正因此,先秦儒学“无宗教而有道德”,可以“无可辩驳地向世界证明:善于自我救度的、充满主动精神的人类,实则只需要一套教化伦理、提升人格的学术话语,去激发和修养社会成员的善良天性,就完全可能保证日常生活的道德判断,从而不仅维系住整个社会的纲常,而且保障人们去乐享自己的天年”。

顺着中国思想和西方哲学的演变看,我们时不时会注意到其中“玄学和哲学的拐杖”,无论是以上帝之名定下伦理的戒律,还是去诉诸一种“天人合一”,又或是在“祛魅”之后再寻求“赋魅”的主张,都实为不愿意去接受一个没有超越性存在的世界,不敢以自己的有限理性去建立伦理判断的标准。而回到先秦儒家的“思想内核”中,我们就可以寻求到完全基于有限理性的“人生解决方案”,和西方当代哲学一样,丢掉形而上学的拐杖,由此看到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但扬弃形而上学框架会导致诸多困难,一旦在真实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考虑,如何去践行这种大无畏的理性态度,如何凭借着知识和道德直觉在两难情景中进行抉择,这些实践问题是伦理教化的关键和困难之所在。如果只停留在对儒家思想扬弃宗教的赞扬上,而不去对其中要义进行理解和教授,那仍然不足以支撑起儒家伦理的现世价值,也无法实现重拾中华文化自信、推广修德修身事业之实,有“百无一用”之嫌。但《德教释疑》一书并没有回避这个难题,而是用了足够的篇幅,结合文本和事件加以详尽的解释,对于“道德运气”等话题都加以了阐明。所以,对于那些希望沿着儒家“认识本位”的思路来修养自身,从而让自己过上一种更加符合道义的生活的读者来说,也大有裨益。

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延顺着《德育鉴》的这6个篇目的顺序,《德教释疑》从“认知本位”的伦理思辨开始,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中应用儒家伦理作结,把儒家思想的理论、意义、比较、应用等方面都阐述了一遍。带着对德教的困惑翻开这本书,可以收获耐心细致的解答。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中国的精神文明之意义,民间自发的对国学国风的回潮也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我们需要给儒家思想“正本清源”,理清其中的弯弯绕绕,解开其中的误解和隔膜,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激发儒家思想的潜能,实现“文化自信”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出现正好可以起到这一作用。一方面,它从写作之初就带着一份“教材参考”的使命在,《德育鉴》是百年前的作品,虽言简意赅,但毕竟是文言文写就,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还是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代有所不同,百年前的《德育鉴》也不能完全不加以解释和发展地迁移到当下的情景来。于是,《德教释疑》便带着一个为更加广泛的读者对《德育鉴》加以解释的目的,本书的语言足够平实通俗,对于读者相关领域既有的学识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起到“德育教材”之用。另一方面,《德教释疑》也全无传统道德教材陈腐古旧的气息,书中不会机械地重复古板的道德律令,而是保持一个理性和论辩的姿态,旁征博引、细心论证,来帮助读者对于这些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本书的论述并没有停留在一个“标准共识”上,而是融合进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把儒家的思想和西方当代哲学加以比较和分析。儒家的思想并不是在自己的框架之内腾挪,而是被放置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场域之内和世界上的多元思想相互比较,于是赋予了儒家思想更多的现代意义。

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和社会的规训融合在了一起,一提到“君子”或“孝子”,我们立刻会联想到一套近乎于严苛的对人的要求,而一提到儒家思想的论述,我们又会立刻想到拗口难懂的文言文和“不按逻辑出牌”的论证。而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学术的方式来聊儒家,也可以用更浅白的文字来聊儒家,那些苛刻的对人性的约束,更是直接和先秦儒家的“思想核心”相违背的。正是这层微妙的隔阂,让公众和所谓的真儒家之间拉开了理解的距离,阻碍了先秦儒家伦理公共价值在现代中国社会生长发芽,成为新的中国的“人生解决方案”,为世界人民的伦理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如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一样,我们或许也可以“以德育代宗教”。如果道德的教育并不是从共通的理性和同理心出发,只是简单重复不经反思的说教规训,那么,这一所谓的“德育”仍然没有摆脱宗教的形而上学框架,人们发自内心地去遵守伦理更是无从谈起,长治久安的良好社会也只是空中楼阁罢了。在公众的视野中,伦理学一直处于一个略微有些尴尬的位置上——似乎无非是要“做个好人”,有什么可以“学”的呢?在鼓励多元价值、鼓励自我认知的时代,再去由一个家长或者老师来教学生如何好好做人,似乎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那么,“德育”应该怎么做,才能免于落入“说教”的窠臼中呢?我想,这恰又体现出了《德育鉴》和《德教释疑》的重要性。儒家的伦理学不应该是教条式的,我们呼唤更多爱思考、爱学习的人一起来讨论,结合着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针对林林总总的伦理学“大问题”分析立论。如同先秦儒家的“认识本位”一样,“德育”也应以知识和认识为本,坚持反思与学习,坚持理性与辩论,通过这样的文本来进行学院中的“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共同期待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共同期待先秦儒学被激发出公共价值,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与精神文明赋能的美好未来。

2022-07-15 ——读《德教释疑》 □金泽昊 1 1 文艺报 content65680.html 1 去过一种符合道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