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报告文学写作中融入审美性,突破新闻写实化叙事的文体边界,重建个性化的文学表达视野,以非虚构的文本实践有力回应时代焦点和现实问题,这是王国平在作品集《文学的目光掠过新闻的湖面》中所呈现出来的鲜明的写作意识。作为一位具有自觉文体意识的作家,他沿着自己的言说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的有意识跨界,呈现为新闻写作语域与文学写作语域的交织并置的非虚构文本写作。这种写作实践既是作家真诚回应时代命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对文体建构的深入思考和自觉探索。
王国平把目光投向那些“默默芬芳”的人群和事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访谈,以独特的观察、思考与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努力实现“公共叙事与个人叙事的有机结合,使个人故事中透视出时代演变的面貌”。作者擅长从大处落笔、小处着手,叙事语言简洁有力而又生动传神,彰显了他对中国古典叙事手法的继承与借鉴:简要处一笔带过,轻快、爽利,重点处浓墨重彩亦有华章,颇见文字功力。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几笔白描就能让人物的气质、神韵和魅力得以显山露水。比如写安吉人盛阿伟:“这个人,身上有一股清秀气。如果没有话头,他就坐着,很安静,不显山,不露水。有了话头,一拧开,不说话,不罢休。”写樊锦诗,“她有时会急躁,挠头,满头银发如雪,在空中划出弧线,实在憋不住了还要骂人。但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开玩笑,笑起来像个孩子,尽兴又有几分羞涩”。寥寥数语,穿插运用外貌、神态、心理、动作描写,却显得极为融洽,不仅生动刻画出人物的外在形象,同时也使读者在极短的篇幅内感受到人物精神世界中的丰富性与微妙性。
这部作品集的题材可谓丰富,包括对社会焦点事件的精微解析、典型人物的写真再现、重要事件的深入阐释等,这些题材决定了作者必须具有宏大的社会历史视角,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之相应的命名方式。全书共分三辑,分别命名为“一群人的风华”“一个人的光芒”“一方水土的神采”。这三个“一”潜藏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见微知著,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以第一辑为例。《塞罕坝:好一个大“林子”》与其所附的相关主题的5篇短文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如果说“中国的塞罕坝”代表人类生态文明的前景这一观点是作者深入现场、与笔下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后得到的结论,那么5篇短文分别构成进入这个结论的不同入口。这些小人物、小事件像小树一样构建和支撑起整个文本,也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森林。作品中,作者把毫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细节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接通时代与现实,构筑起文本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此举不仅考验作家的写作能力,更需要作家面对生活时持续保持一种洞察力和思考力,捕捉和发掘相关题材,牢牢把握住一闪而逝的瞬间。王国平对微小细节的敏锐抓取,使他的作品在进入宏大主题时获得一种新颖的视角,并成为支撑他作品个性化表达的独特手段。
王国平往往把时代精神、人物特性凝练到日常意象中,在强调个体体验与细节真实的基础上,形成日常微观性与宏大时代性的交融。譬如,在《一片叶子的重量》中,作者写到安吉县黄杜村的一群茶农通过种植茶叶实现脱贫致富,他们又以捐苗、育苗等多种方式帮助多个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作者提炼的两个小标题可谓别出心裁,“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黄杜故事的鲜明主题”“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美好生活往前一步是美好心灵”分别是进入历史和当下的两个入口。通过“一片叶子”所发生的日常故事,作者对接了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这一时代重大主题。
作者在前言中说道:“我也想在主题报道中融入一点文学的味道,试图在吃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适宜的结构,捕捉灵动的意象,挖掘鲜活又恰切的细节,让人物清清爽爽地立在纸面上。”他根据主题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叙事技巧,包括提炼意象、多方叙述、挖掘细节等,精心提炼人物个性特征,追求对时代重大主题的精准叙述和生动呈现。
如何鲜活再现兰辉、廖俊波、周炳耀等因公务而牺牲的时代楷模形象?在无法与本人进行现场采访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叙事方式才能鲜明而准确地体现人物个性?面对这些问题,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抒情议论上,而是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亲朋访谈等手段,深入事件的中心和平凡人的灵魂深处,提炼出富有人物个性特色的意象,并采用适宜的叙事结构整合,使笔下的人物更加立体而丰满。比如《兰辉:一枚铺路的石子》,一开篇作者就用倒叙的手法把读者带入一个历史与记忆相互交织的场景,在占有大量调查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几张照片帮助作者实现了对主人公外貌的生动勾勒与合理想象:“他个子不高,干瘦,雨衣披在身上,显得肥大,不协调。发白的牛仔裤上,淤泥点点,扎眼。手机不离手,电话一个接一个,多半时间对着手机吼,要车,要人。”
非虚构文本虽然强调“在场性”和“介入性”,要求作者在场并介入生活,但是面对无法交流的对象,作者必须通过一些细节的发现或设计,把自身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表达出来。对兰辉这个形象的描述是合情合理的,是“可以从他生前的几张照片里轻易捕捉”,反映的是人们的真切感受与真诚缅怀。作者为了更全面地呈现人物个性,还采用了多方叙事视角,让主人公复活在不同人的叙述中,这些带着温度的历史记忆因为各自的视角和立场,形成一种叙事叠加,从而使主人公形象更具辨识度和感染力。
王国平擅长通过各种资料的融汇提炼成意象,从而呈现人物形象,使读者得以全面地了解到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他认为兰辉是“一枚铺路的石子”,廖俊波是“一个温暖的‘发光体’”,这些精彩的比喻都体现了他在叙事形式上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