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评论

在行进中思索,在发展中对话

——评张立群《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

《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张立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

□王泽龙 黄仁志

张立群教授所著的《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8)》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主要以“文学历史现象”与“理论问题”相结合的视角,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二十年历史的发展过程,景观式呈现了40年来中国新诗的演变历程与特质,深刻揭示了当代诗歌发展、传播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多样关联,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新诗发展脉络及其美学特征开拓了新视野。

著者从文学史视域审视当代新诗思潮,宏观呈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新诗的历史风貌。在新诗阶段划分上,作者并未简单以世纪之交为节点进行笼统叙述,而是将新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分为“80年代诗歌”“90年代诗歌”“世纪初10年诗歌”“新世纪第二个10年诗歌”四个时期进行分析总结。在每一时期,充分考察新诗与时代环境的紧密连接,择取代表性文学事件、思潮深入探究,由此重返新诗发展的历史现场。例如第七章以席慕蓉、汪国真两位诗人的市场效应为案例切入20世纪90年代文学场域的研究,揭示“席慕蓉现象”“汪国真现象”是当代诗歌迈入市场化时代的产物,深刻反映了1990年代诗歌在“文学场”中生产、传播、评价、接受等环节的运行逻辑。在锚定当代诗歌发展主流动向与重要节点的同时,作者也始终秉持着对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新诗发展的关切,如第四章对青海、新疆、陕甘等地区诗歌现象的总结凸显了中国新诗史上别样的诗学风貌;第十章对吉狄马加、巴音博罗、冉冉等少数民族诗人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新诗更为广阔的文化色彩。

该著以多元理论视角洞悉新时期诗歌现象,对近40年中国新诗生态进行了一次学理性的回溯与省思。作者关切“后革命”与“现代性”的理论意识贯穿了全书的写作,以此作为鸟瞰当代新诗图景的重要理论支撑。书中指出,1978年后中国诗歌逐渐走出革命时代的激进状态,开始迈入现代化建设时期,“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等诗歌浪潮相继在不同维度为当代诗歌注入现代意识。新世纪关于“底层写作”“道德伦理”等命题的讨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后革命话语资源的再生产。40年来中国新诗在主题、语言及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发展变革凸显出典型的“现代性”观念。将这两种理论话语引入新诗历史的书写,将中国新诗的发展同时代语境、社会现实、文艺生产机制等不同问题域更具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衍生出新的理论话题与阐释空间。例如,在《书写“身体”与身体的诗学》一文中,作者指出,19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市场化”与“个人化”的趋势愈发鲜明,“身体”成为新诗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进而将“身体写作”这一理论概念沉落到世纪之交中国新诗衍变语境。因而,作者认为,分析新时期诗歌“身体现象”应当突破20世纪90年代将“身体”囿于女性写作的限制,认识到中国当代女性诗人极少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审视“女性诗歌”,强调应纳入“双性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当下诗歌研究应警惕将“身体写作”同“下半身写作”混淆,提倡研究者将“身体写作”与诗性灵魂相结合,进而转化为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文学意象”。

著者结合自身亲历当代诗歌现场的观察以及从事新诗研究的学术思考,准确把握近40年来中国新诗发展的主线、重要节点及推动其发展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上也为新诗创作与新诗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该书通过对新世纪“打工诗歌”“底层写作”等概念及围绕其开展的批评范式的考察,发现“诗歌道德伦理”这一命题值得进行更多维度的学术探讨,与之关联的“理性”“艺术”如何并重的课题在后现代语境下,萌生出了诸多理论增长点。再如,在《中国新诗经典化问题论析》一文中,作者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整合,敏锐洞察到“新诗经典化”不仅是现代中国文学经典问题的具体分支,其间还隐含着开拓新诗研究视野的契机与文学史的焦虑。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于”如何实现新诗经典化“这一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诗歌研究者的角度,研究者应当具有发现经典的眼光、能力,必须对新诗历史化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不断为新诗经典化提供新的阐释空间。从诗歌创作者的角度,诗人应当时刻保持自我提升和理想建构,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坚守关于诗歌的道德伦理。在传播媒介维度,社会各界应共同建构一种公共交流空间,推动诗歌的良性传播,强化当代诗歌与现实的对话能力,鼓励支持选本编写、诗歌创作交流会、诗歌评奖等活动开展。

对近40年来中国新诗发展的言说具有一定难度:一是当代诗歌的传播、发展与经典化仍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相关文学现象仍有待于时间的沉淀。二是信息化时代诗人与读者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与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加快,新诗传播媒介更为发达,其间所指涉的种种理论问题也更为复杂多元。然而,该著作的意义也恰在于这种“行进中思索”的担当。著者以宏观的文学史视域生动地描绘了1978年以来中国新诗40年的发展景况,系统深入考察新时期中国诗歌本体发展及外在阐释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为当代诗歌创作与诗歌研究拓展新的范式。可以说,《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8)》为当代中国新诗与时代的对话提供了一份鲜活的存证,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导引,是一部拓展了当代新诗研究的学术著作。

(王泽龙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仁志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11-03 ——评张立群《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 1 1 文艺报 content72221.html 1 在行进中思索,在发展中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