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刘厦在河北青年作家中显得比较特殊。这位年轻写作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领域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她的最新散文集《人间最小的动静》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这部散文集的内容相对比较庞杂,收入了作者写于不同时间的若干篇章,但总体来看,这里仍然包含相对常见的各类题材,如对家乡风物的感怀,对季节轮换的感悟,以及对亲情伦理的讴歌等。然而,对于这些相对常见的题材,刘厦也会从自己比较独特的角度予以描述。比如她会反复写到老家的院落——消失在时光中的院落,成为她挥之不去的个人记忆。而院子的三世所呈现的乡村历史变迁,则将那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和盘托出。再比如她写到了人的衰老,令人感怀的“老境”正是她讨论的重点。其实不止如此,生老病死这类自带强烈情感的题材,在这部《人间最小的动静》里随处可见。除了小时候治病的经历,她还写到了死亡,《看着母亲送走他们》便涉及那些离去的亲人们。特别难得的是,对于这些题材,作者并没有一味渲染情感,而是将社会历史的分析和理性通透的剖析融入其中,使整个叙述有情有理。恰如作者在《独白》中所说的,“虔诚而勇敢地将我看到的一切说出来”,这也使得整个集子的后半部分渐入佳境。在此,刘厦细致而深入地讲述了她所命名的“内部的异类”感受。在她看来,身体残疾的感受和感悟,由此对灵魂与肉体的思索,以及对于所谓“歧视”的讨论都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整个散文集中独特又特别能打动人的地方。
通过刘厦的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作者的多重身份。首先,她是一位诗人,这不仅建立在她于《诗刊》《星星》《诗探索》等刊物发表的诸多诗歌,以及早先出版的《长草的时光》等诗集作品上,就这部《人间最小的动静》而言,我们也不难捕捉其中饱含的诗意笔触。在她的文章里,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微妙的情感总会适时地呈现。事实上,诗人写散文,常常被认为是一条抒情的正途。散文这种更加开阔的体裁,会让诗人的抒情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其次,刘厦还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读她的文章,我们可以得知,她在农村开了一间心理咨询室,为人们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同时,她也披露了早年间学习心理学,并参加执业考试的若干细节。大概是因为专业的原因,以及工作的需要,她的文章在以情动人之外,也包含着一种以理服人的鲜明特点。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着极强的说理意味。作者于娓娓道来之中,讲述人间的诸般道理。她从人生的“囚困”状态,接着又深入讨论了欲望的话题。这些讨论不仅深入严谨,部分内容颇有学术论文的感觉。
最后,还需谈到作者的残疾身份。对于残疾的身体,作者在散文集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直面这个问题,她不仅清晰表述了人们从“残废”到“残疾”,再到“残障”的表述变化过程,还以自我代入的方式将残疾人表述为“一只不接受现实的蛤蟆”,由此引发有关灵魂和肉体,幸福和痛苦等哲学命题的深入探讨。当然,这也包括她在之前文章中所谈到的垃圾和废品的关系问题。这里的讨论,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灵魂剖析的过程。如其所言,“并不是你有了一个不该有的身体,而是你有了一个不该有的灵魂”。通过这种关系探讨,作者试图提炼出一种作为“弱者的文学”的价值立场。在这个过程中,她并没有贩卖苦难,而是以倔强的姿态,最后想要达成“做一个追梦人”的励志目标。这种通透而坦承的姿态,以及从寻常生活中寻找自我投射契机的写作方式,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